跳過導航

倉儲式停車倉和生果街計劃爭取明年初啟動


為配合新橋區的持續發展,進一步改善區內的營商環境及提高居民的綜合生活素質,土地工務運輸局和民政總署將在過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區內的整治工作,如考慮在區內建倉儲式停車庫,增加泊車位供應外,亦計劃將俗稱為“生果街”的飛能便度街改成步行街,提升區內道路的疏導能力,及增加區內的商業吸引力。行政當局爭取於明年初啟動上述計劃。 為向傳媒介紹當局在新橋區的交通規劃、推介正在諮詢中的“倉儲式停車庫”和將會改成步行街的“生果街”,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今日(廿一日)舉行有關計劃的介紹會,並邀請了民政總署建築及設備部設計處處長羅永德、土地工務運輸局運輸廳運輸管理處處長羅誠智,及城市規劃廳建築師劉榕分別介紹。 羅誠智表示,隨著澳門經濟持續發展,巿民生活質素不斷提升,新橋區面對社區老化、營商、居住環境已跟不上發展。然而,新橋區人流量和車流量較高,但人行道一般較狹窄,因此,土地工務運輸局設法利用多種不同的整治措施,如對區內的街道功能重新定位、提升部份街道的交通容量、減少交通樽頸、調整街邊停泊車位及增設咪錶,等等,藉以改善新橋對內和對外的交通進出能力和道路的容量,紓緩區內的泊車緊張狀況。近年已進行的工程包括有:在三盞燈圓形地附近增設上落客貨區、調整和整合優化區內多個巴士站點、擴闊俾利喇街和亞利鴉架街的行車道、在渡船街及羅利老馬路裝置泊車咪錶,以緩解三盞燈一帶的交通壓力。此外,今年五月底,已完成介乎高士德大馬路與美副將大馬路之間的俾利喇街路段的四線雙向行車擴闊重整工程,令往來新橋區與北區之間的交通得到一定程度的理順。另一方面,當局現正就沙嘉都喇街及鏡湖馬路的交通整治方案進行諮詢工作。 然而,目前由高士德大馬路→俾利喇街→渡船街→鏡湖馬路→賈伯樂提督街→高士德大馬路的這個範圍內,所提供的電單車泊車區總長度約有四百七十米(約可泊五百八十部電單車)、尚未設泊車咪錶的泊車位八十多個、街道泊車咪錶一百五十多個、在晚上可作有時限泊車的泊車位約有一百一十多個。但基於區內樓宇密集且以不具備私人停車場的低層住宅樓宇居多,但每日均有大量的人流和車流進出該區,故有必要增加泊車位的供應。 經綜合外國經驗和結合新橋區的實際情況下,當局考慮在羅利老馬路及渡船街交匯處建一個佔地面積小且高度自動化的倉儲式停車場。政府代表之一的劉榕在介紹倉儲式停車場時表示,當局除已向區內的住戶和商戶介紹有關計劃並諮詢意見外,早前亦在舊區諮詢委員會大會上向代表社會各界的委員作相關的介紹,在收集了意見後亦對方案進行了調整。初步可提供九十六個輕型汽車泊車位的儲倉式停車庫,其落成除一定程度可以減輕周邊泊車位緊張的壓力外,亦為當局持續區內的道路改善、擴闊步行空間、增加電單車泊車區和優化上落客區等創造了條件。 為了盡量減少倉儲式停車庫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因此,初步建議引入的倉儲式停車庫系統具有多方面的特點和優點:如外墻將採用不反光及具隔音作用的幕牆;樓層較矮,可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由於車輛在關閉引擎下由升降台運載進出停車庫,因此可避免車輛排出廢氣,減少環境污染及噪音;因無需長時間照明和要保養維修項目少,故系統的整體運作成本相對傳統停車場較低;以及安全性和保障性高等。 目前,有關停車庫計劃至今仍屬初步方案,當局的諮詢工作仍繼續進行中。 除了交通整治外,民政總署亦透過對新橋區內的社區環境的整治和優化,改善區內的營商環境,突出區內的風貌特色,增加商業的吸引力。民政總署代表羅永德表示,該署會在過去對該區的環境整治和街道美化工作的基礎上,將計劃在明年春節過後,對具有東南亞風情的三盞燈圓形地進行美化重整。當中,會將俗稱為“生果街”的飛能便度街改為步行街。 屆時,現時位於道路兩旁的攤販將集中道路中間,使用外觀統一的攤位經營,與兩旁的商舖間各有約三點五米的距離,從而扭轉現時人車爭路的情況,既可為人們提供一個順暢舒適的購物環境,同能解決現時攤販與商舖之間的一些矛盾。 至於規劃中的三盞燈圓形地的美化重整計劃,將突出該區的東南亞特色,同時加強廣場內的照明及強化圓形地在區內的休憩和活動場地的功能。此外, 還將設置封閉式垃圾房及資源回收箱,並優化路邊垃圾箱的設置,藉此改善街區的衛生狀況;此外,亦適當調改、整善街道上的其他公共設施,如消防喉、電箱、電話線箱等,以配合區內環境。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