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今(21)日表示,接獲2例受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
第一位患者為35歲女性,於7月18日出現左側面部感覺異常、嘴角歪斜,伴左眼瞼閉合不全,前往鏡湖醫院急診就醫,7月20日經該院神經科診斷為貝爾氏麻痺症(俗稱面癱),予以對症治療後已離院,無需住院。患者曾於6月21日接種第1劑國藥滅活疫苗。
第二位患者為60歲女性,於7月19日上午出現左側面部下垂和左眼瞼閉合不全,前往山頂急診就醫,診斷為貝爾氏麻痺症(俗稱面癱),予以對症治療後已離院,無需住院。患者於7月15日曾出現咳嗽、疲倦等症狀,曾於6月17日接種第2劑國藥滅活疫苗。
由於以上兩名患者曾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有關個案將交由“新冠病毒疫苖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作分析討論。應變協調中心強調,監測顯示本澳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後出現的“面癱”發生率並沒有較一般人口發生率高。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貝爾氏麻痺症是由第7對腦神經(面神經)功能障礙導致的一側面部肌肉突然無力或癱瘓。此病確切病因不明,多數病人在發病2周內開始恢復面部神經,多數病人在3至6個月內可完全恢復。類固醇治療可改善預後。貝爾氏麻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過去5年本澳3間醫院(仁伯爵綜合醫院、鏡湖醫院、科大醫院)每年就診的貝爾氏麻痺症的新發病人數佔人口的比例合共為10萬分之55至61,平均每月10萬分之4.5至5.1。而至昨(20)日,本澳已接種461,931劑新冠病毒疫苗,共接獲11例接種後出現貝爾氏麻痺症的報告,發生率為每10萬劑2.4例,低於一般人口的每月發生率。
應變協調中心重申,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指的是注射疫苗後,發生任何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這些事件有時序相關(接種“後”發生),但不一定存在著因果關聯性。接種後不良事件,分別為由疫苗引起(例如接種疫苗後的紅腫、熱痛、過敏反應等)、焦慮等心理因素反應引起(與疫苗本身性質無關)、偶合事件(注射疫苗後剛巧出現其他疾病,即使不注射疫苗也會發生)、疫苗生產或使用程序錯誤(如疫苗製作、運輸、儲存過程,或接種過程失誤但與疫苗本身性質無關)、不確定性或需經過專家分析尋找原因的個案。
應變協調中心強調,接種後出現不良事件不等於疫苗的副作用,兩者是不一樣的,在專家未能判斷事件與疫苗有因果關係之前,不能貿然判斷事件由疫苗引起。而且疫苗上市使用時會建立一個監測系統觀察。世界衛生組織對此亦有一套嚴謹程序和標準,包括事件的一致性、相關強度、特異性、時間相關性、生物合理性等。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的開展,衛生局成立了新冠病毒疫苖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由多個醫療專業範疇代表組成,當有接種者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後,會分析及作出評估其因果關係,以加強澳門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監測和跟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