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氹仔宋玉生博士圓形地重整工程料明年初動工


為配合氹仔的長遠發展需要,應付區內未來不斷增加的人流和車流,土地工務運輸局不斷尋求多種不同的方法,完善氹仔的整體交通網絡。去年初,展開對氹仔宋玉生博士圓形地重整工程的研究工作。經近一年的公開諮詢及與多方面的反覆磋商和協調後,最近完成了相關計劃的設計方案。引入立體交通設計概念的宋玉生博士圓形地重整工程,可望今年底或明年初動工。 土地工務運輸局今日(周四)舉行“氹仔宋玉生博士圓形地重整工程計劃”記者會。由該局運輸廳運輸管理處處長羅誠智、運輸廳整治信號暨監管組代組長鄺偉卓,及城市規劃廳建築師梁耀鴻負責介紹。 鄺偉卓指出,由於氹仔宋玉生博士圓形地是史伯泰海軍將軍馬路、除日昇寅公馬路、廣東大馬路及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四條氹仔主幹道的交匯處,促使該圓形地在上下班時段都出現交通堵塞,影響氹仔整體道路網的效率;此外,隨著圓形地周邊多間正在興建、擴建或計劃興建的大型酒店的投入運作,將逐漸加重該圓形地的交通壓力。 羅誠智補充,鑑於經過該圓形地的人流和車流不斷增加,有需要以立體方式對兩者作出疏導和分流。因此,當局於去年初展開對該圓形地重整的研究工作,並於同年八月公開介紹整治的初步方案。由於宋玉生博士圓形地及周邊地下都分佈著錯綜複雜的水管網、電網及光纖電纜,令工程增添難度。為增加方案的可行性,加快方案的落實,以及將工程施工期間的影響降至最低,行政當局、顧問公司及公共事業專營機構進行多次的反覆磋商及協調後,最後尋求了最佳的可行性方案。 有關重整方案的具體設計如下: (一) 計劃將圓形地的路面由兩線改為三線單向行車,增加疏導交通流量的能力。此外,同時興建全長約260米,車道寬度為7.5米的兩線雙向行車隧道連接史伯泰海軍將軍馬路及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加快疏導該兩條道路的雙向車流。行車隧道准許高度低於2.5米的車輛通過。這是基於旅遊巴和公共巴士等較大型車輛將以繞行圓形地方式前往鄰近各酒店作臨時停泊及上落客,使用行車隧道的機會較少,因此,此行車隧道將來以疏導輕型車輛為主,故規定行車隧道通行高度不得超過2.5米。
(二) 為配合區內未來發展,優化景觀和增設公眾活動空間,計劃將建造下沉式的休憩區,為巿民及遊客提供更多休憩空間。下沉式的休憩區面積約1200平方米,內有休憩枱椅、公廁及小型兒童遊樂區等。 (三) 建造四條連接休憩區的行人隧道,方便行人橫過圓形地,有機地連通周邊的街道和建築物,從而達到分隔人流及車流,避免人車爭路,加強人、車通行的效率。 (四) 透過重整計劃,一併重整地下的基礎設施及管網。 宋玉生博士圓形地重整工程將採用具美學和環保的建築設計,除行車隧道和行人隧道達到自然取光外,其他設施亦與周邊景觀達致協調和優化的效果,並令設施運作時達到節能和減少污染的目標。 行政當局一直關注到氹仔持續發展所帶來的交通狀況的變化,故透過興建新道路網、擴闊道路以及進行較大型的交通整治等的措施,長遠提升氹仔道路的疏導能力。當局並根據工程的輕重緩急有序地展開,以減少工程對市民構成的不便。梁耀鴻指出,除了預料在明年初可啟動的宋玉生博士圓形地重整工程外,其它研究中的交通整治計劃還有:氹仔賽馬會前地的交通網絡和配套設施的重新規劃;研究整治氹仔飛能便度街至龍環葡韻一帶交通網整。正在興建中的則有氹仔北安馬路的擴闊工程等。 今年竣工的氹仔整治交通工程則有:位於舊澳氹大橋氹仔出入口,用以紓緩來自西灣大橋進入氹仔的車流量的行車天橋;減輕由氹仔美副將馬路往來澳門和氹仔之間的交通壓力的“氹仔美副將馬路擴闊工程”。(但該段馬路尚有一小部份路段未擴闊,主要涉及私人業權問題。待有關問題解決,即展開餘下路段的擴闊工程);配合美副將馬路擴闊工程,應付未來交通流量的增加而整治的氹仔高勵雅馬路近海灣花園的交匯處;以及為加快疏導來自地堡街方向車流量而進行的黑橋街重鋪及擴闊工程,等等。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