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南亞地震海嘯災難事件對市民帶來的心理影響


南亞地震海嘯的大災難傷亡慘重,災情嚴重日益彰顯,市民連日來透過傳媒看到相關報導,部份市民可能感到擔擾及不安,對於最近曾到過那些地方旅遊,劫後逃生的人士來說,災難事故而感到短暫困擾和壓力反應是正常現象。 有鑑於此,社會工作局特提供以下資料予市民參考,以作情緒方面的紓緩。 自然的心理反應
經歷罕有的天災而產生的暫時心理不安是自然和正常的心理反應。若市民曾經親身到過遇難的地區或有親友在該處生活,這些不安的反應變得更為強烈。這些反應包括暫時感到失去安全感、焦慮和悲哀,從傳媒見到的畫面在腦海中重現影響睡眠等等。能夠明白和接受這些是正常、自然及暫時的反應,會有助減少不安的感覺。 有效的紓緩方法
1) 肯定合乎現實的想法
雖然災情的發展很值得關注,但對大部份的市民來說,他們仍然過著安全和正常的生活。從災區回澳的市民,可多提醒自己現在已身處安全的地方,身邊有家人和朋友相伴。這些肯定自身安全的現實想法有助減低過份的焦慮。 2) 親友間的互相支持
與親友傾談對事情的感受不單可以紓緩不安的情緒,亦可達到互相支持的效果,並且增進彼此的感情。 3) 紓緩身心的活動 適當的運動及鬆弛方法可減少焦慮不安的情緒。 4) 緊守個人崗位
緊守自己在家庭、工作和社會的崗位,有助保持身心健康及應付困難,減少不必要的疑慮。因應個人的能力,捐助有需要支持的災民亦有助提高我們對災難救援過程的控制感。 5) 選擇適合的傳媒報導
若對傳媒報導的畫面感到不安,便應有選擇地接收傳媒的訊息,避免接觸令自己困擾的畫像。 結論
對於人命傷亡慘重的災難事件引起的反應因人而異,而個人對事件的看法、過往經驗、個人性格差異及外在環境和親友等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的反應。天災禍害會令人感受生命無常,部份人士覺得要珍惜每刻生活,關愛周邊的人,更積極投入生活;一些人則感到生命的脆弱,難於掌握,唯盡情享受,盡興今朝等不同的想法。 無論怎樣,對災難事故帶來的不安、擔憂及壓力都是正常表現。倘若發現自己或身邊的親友,因是次不幸事件而促發持續及嚴重的不安,以致影響日常作息,工作或社交生活等,便請考慮及早尋求專業的幫助。
尋求專業幫助
社會工作局已設立電話熱,為受地震海嘯事件影響的人士提供輔導服務,電話:221945 市民亦可瀏覽以下相關網頁 : 教青局( www.dsej.gov.mo ) 、教育資源中心( www.dsej.gov.mo/cre )和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 www.dsej.gov.mo/cappee ),及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的網頁( http://hkps.org.hk/dcp )有關創傷後壓力理適應的資料。
資料提供:社會工作局
(部份資料轉載自香港心理學會)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