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主編出版的《文化雜誌》第62期出版發行,其中“澳門學”、“傳教士”、“博物誌”三個欄目共刊十五篇本澳及中外學者論文,尤以澳門大學鄭德華教授的〈澳門路環九澳村-一條濱海客家村的歷史考察〉和山東大學譚世寶教授的〈望廈條約簽訂處及名稱之異說考辨〉為“澳門學”欄的精到之作,反映了“澳門學”研究領域深化考察和細心求證的學風益見成果。而從事與澳門相關的歷史文化名人個案研究的內地學者亦不乏其人,今期就有南開大學侯傑、馮志陽和五邑大學張運華的〈梁啟超、知新報與澳門〉、〈鄭觀應對基督教的認識及影響〉兩篇文章。 “傳教士”欄刊出〈美國傳教士伯駕在華醫療事業及其影響〉(南京大學譚樹林)、〈明末清初西醫入華與其影響模式〉(復旦大學董少新)、〈多明我會高琦入華史事考〉(廈門大學張光清)、〈戴進賢:任職清廷欽天監近三十年的德國傳教士〉(北京行政學院余三樂)、〈19世紀前德國傳教士漢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李雪濤)。“博物誌”欄刊出〈西方人視野中的寧波地區〉(中國社科院耿昇)、〈羊卜路,想像中的旅行家與佚名葡萄牙貴族在東南亞諸島〉(塞維利亞大學胡安.吉爾)、〈論明代的金書鐵券〉(上海社科院費成康)、〈大航海時代來華西人記叙中的中國女神〉(海德堡大學顧衛民)、〈清代媽祖檔案史評述〉(莆田學院蔣維錟)以及〈清中葉澳門與馬尼拉的貿易關係〉(暨南大學張廷茂)等學者論文。 為鼓勵讀者關心澳門歷史文化遺產的學術研究狀況,文化局特別給予預訂或補購《文化雜誌》中文版和外文版四冊以上的讀者半價優惠,有興趣的居民可到澳門中央圖書館、澳門歷史檔案館、觀音蓮花苑、文化廣場、星光書店及葡文書局購買。查詢可致電3996322文化局蘇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