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盧家大屋展演紮刻及蘆葦藝術畫佳作


充滿鄉土氣息的農作物高粱與蘆葦,也能“變”出精美的藝術作品。盧家大屋由即日起一連兩周(4月4日─15日),將由紮刻大師徐豔豐及蘆葦藝術大師楊丙軍,以這些純天然、純植物的原材料帶來一件件精湛的手工藝珍品,歡迎市民前往欣賞。 高粱稈常用作飼料、燃料,然而徐豔豐卻用高粱稈紮刻出一座座精美的古建築如“黃鶴樓”、“天安門”、“佛香閣”、“西安鐘樓 ”等,這些大型紮刻藝術品,沒有用上任何粘合劑或釘子等輔助固定工具,整個作品完全是通過在秸稈上刻槽相互咬合而成,模型中的所有門窗均可自由開合,氣勢宏大,令人嘆為觀止。 徐豔豐是河北永淸紮刻的創始人及代表人,12歲時用高粱稈創作了第一座飛檐亭閣後,自始便迷上了用高粱稈塑造中國古代建築,至今已創作大小作品70多件,被譽為“東方構成學的典範”,部分作品被北京美術館及日本長野縣收藏。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徐艷豐 “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為迎接2008北京奧運盛事的來臨,徐豔豐現正著手設計他最為壯觀的紮刻作品“天安門全景”,新作令人期待。 另一位藝術家楊丙軍,則利用了其家鄉河北白洋淀豐富的自然物資──蘆葦,創作出純天然純手工的蘆葦藝術畫。楊丙軍現任河北大學蘆葦藝術研究所所長,河北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多年來潛心研究中國民間工藝及現代裝飾藝術,發明專利六項,多年獲獎無數。 蘆葦生命力強,不用耕種,皮薄、節長、韌性良好,一直是白洋淀人做葦席等编織品的普通原料,但楊丙軍則充分使用這種材料的特點再加以加工,通過蘆葦的天然色彩,根據不同題材的構圖,採取剪、裁、拼、貼等,創作出畫面理肌豐富細膩、具有浮雕效果的蘆葦藝術畫,造型優美、形象逼真,富有濃郁的水鄉風情和鄉土氣息,其藝術特徵令人矚目。 市民欲欣賞這些巧奪天工的藝術佳作,歡迎親臨位於大堂巷七號的盧家大屋,開放時間為逢周二至周五中午十二時至傍晚七時;周六、周日及澳門公眾假期上午十時至傍晚七時,逢周一休館。周六及周日設有工作坊,有興趣人士可於盧家大屋現場報名,舉行時間為逢周六下午三時,逢周日上午十時及下午三時,報名費用為澳門幣二十元正。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