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盧家大屋兩項傳統布藝各顯姿彩


布藝在我國擁有千年的文化底蘊,絢麗多彩。由即日起至8月10日,盧家大屋引入浙江八都麻繡及紮染兩項清純質樸的傳統布藝,兩位民間工藝家王鳳珠及樓婷將現場獻藝,多場工作坊更於一連兩個周末舉行,歡迎報名參與及前往欣賞。 八都麻繡是浙江淳安嚴家、王阜(八都的俗稱)一帶的古老民間刺繡藝術,以粗麻布和麻線為原料,繡上各種以“十字花”組成的圖案,再把它縫製成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即成美觀又實用的麻繡作品,成品多為白底藍花或草稿底白花,相間輝映,古樸清新。 王鳳珠為杭州市民族民間工藝大師,從小酷愛民間藝術,尤其在麻繡方面造詣深厚。隨着時代的發展,八都麻繡正面臨傳承的挑戰,為拯救這項瀕臨失傳的民間藝術,王鳳珠正努力進行資料整理及收集圖案等拯救工作,力爭八都麻繡這一已獲“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及傳承。王表示,麻繡獨特之處在於整幅圖案只用一根線繡成,中間無間斷或繫結,每幅圖案都由中間開始中間終結,背面紋路整整有齊。傳統麻繡作品喜用寓意吉祥的圖案如福、祿、壽、喜字等,寄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嚮往。時至今日,麻繡大多以棉線取代,圖案創作亦不再受到局限。 紮染是我國民間古老的織物染色方法,因爲先紮後染,由兩道工序完成,故名紮染。紮染工藝無需複雜的設備和器械,只需用線按照一定的規律把布紮好,染色後加以熨乾便可完工。紮染的布料以薄型面料為主,如薄棉、麻、絲綢、棉麻混紡織物等,而染料的選擇在整個過程中十分重要,它不僅要考慮到不同面料與染料的配合,還要考慮不同的結紮技法及力度控制,才能使紮染作品顯現出生動自然的花紋。 樓婷於2006年獲得國家文物局“文物專家”之稱號。於中國絲綢博物館創館至今先後負責文物複製、絲綢史研究、絲綢文化宣傳等工作,並致力推動紥染工藝。樓婷指出,紮染工藝以其古樸典雅的色調風韻、微妙的色暈變化、含蓄朦朧的紋理結構深受人們青睞,是無法用筆墨或任何印染技術勾畫出來的;其色彩、明暗、點線面的對比與變化只能憑經驗來掌握,通過紮制和染色的種種技法實現創作者的構思,所以每次製作均能帶來驚喜。樓婷是次來澳除展示多件精美的紮染製品外,更帶來了具有獨特“冰紋”的蠟染製品,令人目不暇給。 對八都麻繡及紮染兩項傳統工藝有興趣人士,除現場欣賞及與工藝師交流心得外,更可參與周末舉行的工作坊,八都麻繡工作坊時間為8月2日15:00、8月3日15:00及8月10日10:00;扎染工作坊時間為8月3日10:00、8月9日15:00及8月10日15:00,每節約2小時,報名費用為每節澳門幣20元正。8月11日起盧家大屋民間工藝展演內容將再度更新,展演享負盛名的浙江台繡及桐鄕藍印花布。活動詳情可致電文化局8399 6699查詢。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