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局資助完成的兩項與澳門歷史文化及商事仲裁法比較的研究成果──《吳漁山集箋注》及《中國內地與澳門地區商事仲裁法律制度比較研究》經已出版,並於澳門各大書店有售。 《吳漁山集箋注》由廣州中山大學章文欽教授所著,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發行,是澳門學領域的一項重要成果,為明淸文化史和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呈獻精耕細作的文本,將澳門學領域的專業研究推向一個更高平台。 吳漁山(1632-1718)是明清之際一位罕見的多才多藝的詩畫家,藝術造詣深厚,中年曾於澳門聖保祿學院潛心修學,後入耶穌會成為修士並成為司鐸。章文欽花七年進行《吳漁山集箋注》的文獻整理工作,勤苦力學承續史學大師陳垣前輩開創的吳漁山研究課題。《吳漁山集箋注》超過八百頁,章目包括序跋傳記、〈寫憂集〉、〈三巴集〉、〈三餘集〉、詩鈔補遺、墨井畫跋及補遺、〈天樂正音譜〉、〈續口鐸日抄〉;另附錄有交遊詩略、交遊文略、淸人述略等,所開列的徴引文獻目錄亦佔二十頁。 由文化局及澳門基金會策劃並資助,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澳門叢書》系列──馬占軍著《中國內地與澳門地區商事仲裁法律制度比較研究》,以澳門《自願仲裁法》章節體系為線索,從仲裁基本制度、仲裁協議、仲裁員、仲裁程序以及仲裁裁決五個方面,對我國內地和澳門地區仲裁法律制度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比較研究,填補了該研究領域的空白。 中國內地與澳門地區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相繼頒佈實施各自的仲裁法,從而建立起較為完整的仲裁法制度。隨著澳門回歸中國,CEPA協議的簽訂,兩地經濟聯繫日益緊密,以仲裁方式解決兩地民商事爭議已成為普遍共識。本書作者馬占軍為武漢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後研究人員,廣州仲裁委員會秘書部部長,曾任廣州仲裁委員會研究室負責人、律師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