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澳門供水安全與穩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珠海經濟特區對澳供水公司及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次磋商後達成共識,粵澳雙方政府代表於7月31日在珠海簽署《粵澳供水協議》。 協議的簽署,標誌著粵澳雙方在供水事務上的全面溝通合作,增強區域整體供水保障能力和共同發展的條件。協議落實澳門可使用竹銀水源系統及西水東調系統的四成總運作水量,粵方將選取氯化物含量最低的水庫或取水口向澳門供應原水,確保供澳原水量與水質安全。 此外,協議的簽署有助進一步保障應急供水安全,現時珠海向澳門供水主要通過西江磨刀門水道沿線的供水系統,協議表明在特殊情況下可使用北供水系統採取應急措施作為補充。 協議內容亦包括對原水價格作出調整。近年廣東省及珠海市不停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流域調水及建設一系列的供水設施,隨著經濟快速增長,供水系統的營運及維護成本不斷上升。然而,本澳原水價格多年未有調升,故一直存在加價壓力。為此,粵澳雙方共同委託第三方科研機構對供澳原水成本進行測算,並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水價政策的規定,制定了水價調整機制。調整後,原水價格由原來每立方米1.21元港幣增加至每立方米1.54元人民幣。 澳門特區政府考慮到澳門居民的承受能力,調升的原水價格將不會即時轉嫁到澳門居民身上,現階段政府將會合理補貼水費增幅,以減輕居民的經濟負擔。未來將通過制定合理的水價機制反映水資源的價值並鼓勵節約用水。 自2006年起,為保障澳門供水安全及減低鹹潮的影響,特區政府透過粵澳供水專責小組逐步參與並主導供水事務,並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就供水設施規劃、工程建設、水質安全、抵禦鹹潮、水價調整機制、水環境治理、水資源調配與保護等領域進行多次磋商,粵澳雙方並於2007年底簽署了《粵澳供水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加強上述事務的交流與合作。 去年特區政府以預付增幅水費的方式向粵方免息預支4億5千萬元支持興建竹銀水源系統,大大增加珠海市蓄水庫容量,未來澳門若值鹹潮期,將實施竹銀水源系統與南北庫群聯合調度供水,可有效解決目前珠澳供水存在的安全隱患,基本滿足未來十年澳門鹹潮期用水的需求。 簽署協議的澳方代表為粵澳供水專責小組澳方組長、港務局局長黃穗文,粵方代表為廣東省水利廳廳長黃柏青。出席簽署儀式的澳方人員包括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港務局以及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粵方出席人員包括廣東省水利廳、珠海市政府的官員以及珠海市水務局和供水總公司代表。
粵澳雙方代表簽署粵澳供水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