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為了推動本澳體育事業的發展,加大了體育基建資源的投放,9個新的體育場館(包括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奧林匹克游泳館、塔石體育館、網球學校、澳門國際射擊中心、保齡球中心、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等)相繼落成。體育場地面積的增幅更達兩倍,為澳門市民提供了合適的運動場所。 2006年1月23日體育發展局推出了“公共體育設施網絡”,讓市民以無須預約的方式享用公共體育設施,進行體育鍛煉。本著不斷優化達到普及大眾體育及便民的原則下,公共體育設施網絡不斷作出改善,除擴大使用場館網絡外,更於2008年10月14日推出“網上付款租場服務”,市民透過運動易會員卡,可於互聯網上進行租場及付款手續,大大地簡化體育設施的租用方式,讓市民更容易安排體育鍛煉的時間,為市民個人使用場地上開拓了全新渠道和局面,有效推動了市民廣泛地參與體育鍛煉。就以2006、2007年及2008年為例,公體網的使用人次均達500萬。
截至八月中,運動易的會員人數已接近24,800名會員,隨著“運動易”會員計劃的參加人數不斷上升,顯示公眾對個人健康亦非常關注,亦證明每位澳門居民正逐漸邁進成為注意健康生活的都市人。
2009年6月1日體發局又再推出了“運動易”會員積分獎勵計劃,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鼓勵市民積極參與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