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在回歸後不斷完善口岸建設,去年中展開的關閘邊檢大樓擴建工程快將完成,出入境櫃台將由現在的56個增加至98個,自助過關通道將由現時的34條增至80條,每日可應付50萬人次出入境;當局並致力改善自助過關系統,加快讀取晶片速度,令居民過關時間大為縮短。 位於關閘的原出入境大樓在1993年落成,當時最高的出入境處理量約為10萬人次。隨著社會進步及經濟發展,舊有的關閘出入境驗證大樓漸不敷應用。回歸後,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於2001年向珠海市租借關閘以北「三不管地帶」地段,興建新的關閘邊檢大樓。 隨著社會發展以及國家開放「個人遊」政策,來澳旅客與日俱增,關閘邊檢大樓遂於2008年6月11日開展擴建工程,大樓面積將由現時的17,880平方米增加至23,120平方米。其中出入境櫃台會由現在的56個增加至98個,自助過關通道將由現時34條增至80條,日最高處理量由30萬人次增加至50萬人次,大樓的扶手電梯數目亦會相應增加一倍,整項擴建工程預計今年第四季竣工。 特區政府於2005年首次引入「自助過關系統」,同年10月在閘關邊檢大樓出入境大堂試行開放2條自助過關通道;2006年2月全面試行15條(出境7條,入境8條)通道;至2008年,關閘邊檢大樓自助過關通道增至34條,目前已錄得超過40萬名本澳巿民曾使用自助過關通道。自助過關系統每月可處理超過250萬人次過關,經關閘過關的澳門居民中,六成半以上選擇自助過關通道。 當局多年來致力提升自助過關系統讀取晶片的速度,經過不斷的努力,讀取時間由開始時的8秒縮短至現時的2.5 秒,比鄰近地區的自助過關系統的速度更快,居民過關速度與成功率大幅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