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凝光擷影──攝影術的發明暨中國澳門老照片》開幕


今年是攝影術誕生一百七十周年,也是攝影術傳入中國一百六十五周年。文化局澳門博物館與法國尼塞佛爾.尼埃普斯博物館聯手主辦《凝光擷影──攝影術的發明暨中國澳門老照片》展覽,再現250件珍貴藏品及180幅老照片。這次展覽特別在攝影術傳入中國的首個城市——澳門展出,具有特殊的意義。 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盧樹民、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文化教育部副部長李正橋、澳門文化局局長何麗鑽、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文化及科技領事宋立敖及法國尼塞佛爾‧尼埃普斯博物館館長弗朗索瓦.谢瓦勒昨日(5月22日)在澳門博物館為展覽揭幕。 攝影術在1839年由法國人達蓋爾在尼埃普斯研究基礎上發明,5年後的1844年便傳入中國,而澳門是攝影術傳入中國的首座城市。 是次展覽主題共分“攝影術的起源”和“中國的早期照片”兩大部分,展品分別由法國尼塞佛爾‧尼埃普斯博物館、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法國地理學會、法國國家圖書館及英、美及澳門等13家文博機構和私人藏家借出。 展場以時間順序來鋪陳照相機的發明和發展情況。從難得一見的世上首部照相機開始,到其他不同時期、不同款式,具代表性的20餘部古典相機和配件,並配合180幅老照片,完整地展示了發明者和後來人頑強不懈的科學精神,以及攝影術在各階段、各領域,在技術、器材更新方面排除萬難所取得的成就。 本次展覽還展出從1844年到20世紀初,澳門、廣州和北京、上海、香港等早期的風景和風土民情圖片50多幅,其中包括首次在本澳展出的最早一批在澳門拍攝的銀版相片《南灣風光》(原件)和《媽閣廟》等照片,堪稱為我國最早的一批影像照片,對中國攝影歷史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欣賞價值。 為使展覽更為豐富,展場外還設置了澳門老照相館的模擬場景,而在澳門博物館戶外的大炮台花園,也建造了一個戶外裝置,觀眾可親自體驗“小孔成像”的光學原理。主辦單位還將於6月6日舉辦攝影歷史的專題講座,介紹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攝影技術和藝術的發展過程,由澳門攝影家黃豪生主講。《凝光擷影──攝影術的發明暨中國澳門老照片》將於5月23日至8月23日在澳門博物館展出。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