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過去2天預約接種疫苗數最高達1萬人 應變協調中心籲市民經預約由醫護人員評估是否適合接種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今舉行記者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於今(16)日舉行記者會,治安警察局行動及通訊處馬超雄處長、旅遊局公共關係處藍同好處長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梁亦好協調員共同會見傳媒。

梁亦好協調員表示,截至9月16日,澳門從來無出現社區傳播,歷時492天無輸入關聯病例後,自8月3日新增4例輸入或輸入關聯病例,至今已連續44天無新增輸入病例和輸入相關聯病例。累計確診病例63例,累計死亡0例,累計出院63例,58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僅5例為輸入相關病例,無任何醫務人員受到感染。目前,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有1例曾在外地確診復陽無症狀感染者,4例康復期隔離者,11名從高危地區入境抗體陽性人士。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方面,截至今日(16)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633,071劑,已接種人數共有338,450人,其中僅接種第1劑有41,807人,已接種第2劑有296,643人。另外,在過去24小時,衛生局接獲19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0宗嚴重不良事件,19宗輕微不良事件(10例為國藥滅活疫苗,9例為BNT mRNA 疫苗);由開始接種疫苗至今,累計2,702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8宗嚴重不良事件,2,694宗輕微不良事件。9月13至15日連續3日的全澳核酸檢測採樣總數共有41,412人次。

另外,由9月13至15日連續3日需接受醫學觀察人士新增342人,其中澳門居民85人,非澳門居民257人。截至昨(15)日,累計醫學觀察人士有49,666人,仍進行醫學觀察人士有1,499人,包括1,498人在指定酒店、1人在衛生局設施。

因應記者再次就日前公佈的《工作人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及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指引》相關事宜提出查詢,梁亦好表示,從風險管理角度考慮,當局期望將風險消滅(即沒有風險),但往往只能透過多種途徑減低或控制風險,雖然接種疫苗或每7天進行核酸都不等於完全沒有傳播的風險,但均可有效減少傳播疾病的風險;因此,對部份市民因身體原因或個人意願沒有接種疫苗,要求其需要定期做核酸,目的便是希望可以儘早發現感染、儘早隔離和作出介入,將其傳播給別人的風險降低;她強調,兩項措施並不存在差別對待的情況。

而自9月13日推出指引後,本澳的接種疫苗數字有所提升,過去兩天,每天的接種疫苗人數約為3千到4千,較過去一星期平均每天約2千人有所增加。預約數字方面,過去每日新增預約數約2千人,而在過去2天的預約數最高達1萬人。在費用方面,對於因工作原需定期進行核酸檢測的重點人群,如因為健康原因需暫緩接種疫苗,特區政府將會承擔其定期檢測的費用,而其他人士若因健康原因需暫緩接種疫苗,其核酸檢測費用,則可由各部門、私人或機構實體按實際情況決定。

就備孕、懷孕及母乳媽媽是否適合接種疫苗,她表示,澳門使用的兩種疫苗暫沒有數據顯示懷孕可否接種疫苗,但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除非懷孕婦女要前往高風險地區,在沒有緊急情況下可暫緩疫苗接種。而計劃懷孕的婦女,按照國藥和mRNA疫苗的建議,均為適合接種;因婦女一旦在懷孕時感染新冠病毒,出現流產和重症機會較沒有懷孕人士嚴重,所以建議計劃懷孕的婦女更應接種,接種後亦不須特意延遲懷孕計劃。至於對正在母乳餵哺的婦女,她表示,疫苗剛推出時當局並不建議母乳餵哺人士接種,但疫苗接種至今已逾8個月,全球接種疫苗已逾56億,已有充分數據顯示母乳餵哺的婦女適合接種新冠疫苗mRNA疫苗,而須到高風險地區或從事高風險工作的婦女可選擇國藥或mRNA疫苗,各個地方的指引亦清晰列明母乳媽媽可繼續餵哺,因為接種疫苗後可減少母乳媽媽感染病毒的風險,從而減少母乳媽媽傳播給嬰兒的風險。

就行政公職局於9月27日實施的措施中所提及已接種疫苗的事宜,她表示,目前當局接受已接種1劑的人士無需定期作核酸檢測,但其監管部門有責任於一個月後,檢視員工是否已完成兩劑疫苗的接種。衛生局發出的指引是一項原則性指引,其對象明確包括兩類人士:一是工作時須與服務對象接觸;二是在有其他人的密閉空間工作的人士。而各部門、私人或機構實體則可根據指引,細化與執行相關的指引。市民亦可透過以下鏈結(https://www.ssm.gov.mo/docs/20154/20154_32c74d18802e4128b6bd50d5ed6ea546_000.pdf),瞭解取得不適合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醫生評估證明書的途徑。此外,如屬公務員孕婦會通過行政公職局統一收取名單跟進;非公務員孕婦則可通過平時產科跟進門診、各衛生中心非預約門診申請要求發出有關證明書。

她表示,理解明白市民不接種疫苗,部份是擔心疫苗有副作用,部份則認為自己不適合接種,但據經驗,發現很多市民會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存有誤解,例如:部份長者認為有高血壓、糖尿病不能接種疫苗;一些年輕人士曾出現濕疹、屬於過敏體質,就誤以為自身不適合接種疫苗;但這都不是接種疫苗的禁忌症。相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長者,正是最需要接種疫苗的。因他們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出現併發症、重症或死亡的比例會比一般的年輕人高,且長者不會因有慢性病而增加出現疫苗副作用的機會。她強調,市民不是故意不去接種,而是往往對疫苗的認知不準確,有擔憂和誤解,故呼籲市民通過疫苗接種系統進行預約,通過醫護人員去解釋和評估是否適合接種疫苗,倘若不適合接種,醫生會開出暫緩接種疫苗證明書。她指出,慢性病患者接種疫苗相當重要,現時全球不少地方已逐步實行與病毒共存的政策,而這些地方的疫苗接種率一般都是非常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長者的接種率相當高,可見疫苗接種率會影響到特區政府的制訂政策,在疫苗接種率不夠高時,任何放寬措施均要十分謹慎。按照全澳人口計算,目前本澳的疫苗接種率約50%。這對應對傳播能力很強、致死率很高的新冠病毒遠遠不足夠,尤其是長者及慢性病患者更需要接種疫苗,若其感染將會出現大量重症、死亡病例,將會衝擊及拖垮本澳的醫療體系。

就香港建議12至17歲人士只接種一劑mRNA疫苗,她表示,當局對此相當重視,於今早已舉行跨部門會議並得出的共識,包括:1)研究結果顯示,接種mRNA疫苗出現心肌炎的風險約10萬分之1,較多見於年輕男性,並多於接種第2劑時出現,且症狀較為輕微。同時,也有不少研究數據顯示,感染新冠病毒也可能出現心肌炎,且風險較沒有接種疫苗者高出16倍,且病情會較為嚴重;2) 根據臨床研究資料顯示, 12至15歲青少年接種兩劑疫苗後產生的預防效力可高達100%,而接種1劑疫苗後的預防效力則為75%,且未有數據可顯示接種1劑疫苗後免疫力的持續性。因此,在現階段未有足夠理據支持下,不建議暫緩第二劑或取消第二劑mRNA疫苗的接種。衛生部門將持續密切留意全球各地接種mRNA疫苗的更多研究數據。

她亦再次強調,新指引並沒有限制沒有接種疫苗的市民出入某些場所,重申已提供核檢為替代方案。

會上,藍同好處長匯報了在指定酒店進行醫學觀察的人數;馬超雄處長則報告了市面情況和出入境情況。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