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大屋民間工藝活動再獻新猷,兩位江蘇省民間工藝家將分別以刻刀和毛筆,為市民及廣大遊客現場展演高難度的刻瓷技藝及幾近失傳的飛白書法,弘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期由即日起至六月二十七日,歡迎前往欣賞。此外,為慶祝 “中國文化遺產日”,六月十二日下午三時舉行的刻瓷工作坊將免費讓市民參與,與民同歡。 刻瓷盛行於清乾隆年間,是指運用特製的刀具在燒製後的瓷面上進行雕刻的技藝,作品融匯了金石、書法、繪畫等技法。工藝家邵同義是次帶來的刻瓷作品豐富,於瓷碟、瓷板及瓷瓶上刻畫的山水、花鳥、人物均栩栩如生,部分作品更呈現出濛濛的水墨效果,以及濃厚的西方油畫色彩,技藝高超。邵同義一九九五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 “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多次舉辦個人展覽及獲獎無數,二○○四年出訪德國更備受當地媒體讚賞。為發揚刻瓷技藝,邵同義現致力培養一批優秀的後起之秀,對中國刻瓷藝術的發展與傳承作出貢獻。 飛白書法是一種特殊風格的古老書體,極具强烈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工藝家葛芍麟介紹時指出,飛白書法的“飛”意指書體如綢帶般飄逸飛舞,“白”意指字裏行間絲絲露白,意境萬千,書寫時所用的筆具獨特,一般採用竹和毛毯製作的自製“扁筆”作書寫工具。飛白書法過去曾受歷代書法師祖及唐、宋五位君王天子的推崇,影響甚深,惜自北宋後至元、明、清,飛白書法呈現衰微趨勢,至今能人者甚少。葛芍麟(號:麒麟子),自八十年代起一直醉心於飛白書法,讓幾乎失傳的中華瑰寶──飛白書法再放異彩。二○○七年,葛芍麟傳承挖掘的“漢代飛白書”收入連雲港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盧家大屋工藝家現場展演時間為周二至周五中午十二時至晚上七時,周六、日及澳門公眾假期十時至晚上七時。周末多場工作坊歡迎市民報名參與,費用澳門幣二十元正,刻瓷技藝工作坊於六月五日、十二日及十九日下午三時舉行;飛白書法工作坊於六月六日、十三日及二十日下午三時舉行;當中六月十二日“中國文化遺產日”期間的刻瓷工作坊特供市民免費報名參與,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報名及查詢,可致電文化局八三九九六六九九,或瀏覽www.icm.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