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雜誌第147期現已出版。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於4月15日至5月15日,於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展覽廳舉行,累計逾58,000人次入場,觀展人數再創新高,專題網站也錄得超過380,000瀏覽次數。〈提升國家安全意識 瞭解國安新形勢〉回顧今年展覽的亮點和參觀人士的感想。
4月10日,中葡論壇部長級特別會議以線上線下結合形式於北京、澳門兩地舉行,會議以「攜手抗疫,共謀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如何利用澳門平台作用,推動疫後經濟復甦。〈中葡論壇攜手 促疫後經濟復甦〉有詳細報道。〈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 為中葡合作發展獻力〉專訪了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季先峥秘書長,介紹秘書處在疫情下,如何凝聚各方共識、發揮各方積極性,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領域,更好地服務各方發展需要。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與澳門共建優質生活圈,深合區的衣食住行、醫療養老、教育就業等領域的融合與改變,一直牽動民心。究竟澳門人在深合區的生活是怎樣的呢?〈琴澳融合增速 冀雙城變同城〉有深入介紹。
自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持續推動科普教育工作,積極為學校及學生營造創新的科普環境,並提供多元化的支援。特寫〈寓教於樂 全澳推廣科普教育〉分別專訪了獲列入「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澳門科學館和澳門大學澳門中小學生科技實踐基地,以及獲得國家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科學普及獎」的海事及水務局。
澳門特區政府致力推動全民閱讀,出版業界及兒童文學作家亦不遺餘力,共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展現澳門兒童文學的活力與未來。教育專題〈把文學種子 撒播於孩子心田〉報道文化局如何透過多元活動推動閱讀風氣,以及專訪《童一枝筆》發起人楊穎虹、主編黃健威,兒童科幻文學作家朱叢遷。
於1974年通車的嘉樂庇總督大橋,是首座連接澳門與氹仔兩地的跨海大橋。首位取得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華人建築師呂澤強,今期介紹〈嘉樂庇總督大橋的特色〉。
時下的外賣餐點,形式多樣,原來歷史可追溯到戰國時代。由資深傳媒工作者陳思國撰寫的專欄「記憶中的行業」,今期〈到會歷史源起戰國 外賣新象疫下火紅〉有相關介紹。
由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出版的《澳門》雜誌,是一本集時事、經濟及歷史文化等內容的綜合性雙月刊,內容豐富。流動裝置應用程式,除雜誌內容外,還設有快訊及短片觀賞欄目。
《澳門》雜誌第147期在澳門文化廣場、星光書店、邊度有書、文采書店及各大書報攤有售。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macau.macaumagazine.view
iOS
https://itunes.apple.com/mo/app/ao-men-za-zhi/id1048563422?l=zh&m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