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新橋公眾參與街巷空間改造系列研究 合力設計整治方案供規劃部門作參考


為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城巿規劃建設,體現「由下而上」的公眾參與,土地工務運輸局繼續委託新橋坊眾互助會牽頭、與民間的規劃師合作開展社區規劃,對新橋區內的永聯台/華園新街、墨山街(西段)、厚望街(南段)、施利化街、何光來巷及道咩卑利士里/圍等街巷,通過實地勘查、問卷調查、工作坊及公開展覽等多元討論的形式,就公共空間、街道美化、綠化、步行環境等方面收集居民意見,並提出了多項符合社區訴求的整治建議方案,從而優化舊區環境,有關研究報告已提交有關部門作日後規劃的參考。 “新橋公眾參與街巷空間改造系列研究計劃2010”於2010年7月至11月期間進行,研究團隊透過實地勘查及入戶普查形式的問卷調查,掌握空間環境佈局及居民訴求後,再按實際情況,以“想創坊”、資料簡報及展覽等形式舉辦工作坊,從中以規劃角度出發,協助區內居民設計初步建議方案,並於12月月中進行公開展覽,介紹每組街巷公共空間的建議方案,收集意見,進一步完善方案。 綜合問卷調查結果,永聯台/華園新街、施利化街、何光來巷、道咩卑利士里/圍的居民對其街巷公共空間的整體滿意度為一般,而厚望街(南段)則處於中等偏高水平,主要關注車輛停泊位數量及配置、街道綠化、街道照明、步行環境及衛生情況等議題。在考慮研究範圍內外具體情況、居民意見回饋後,研究團隊提出了多項改善建議,包括: 1. 永聯台/華園新街:設置停泊分隔設施、永聯台北側適度拓寬行人道、華園新街停泊位由南側移至北側、並在北側設置30厘米寬的石壆。
2. 墨山街(西段):保留墨山街北段的行車道、加強街巷綠化、栽種樹木及劃設花圃、調整電單車停泊區。
3. 厚望街(南段):禁止停泊機動車輛、美化道路舖面、利用巷內公共設施的空間進行綠化。
4. 施利化街:設置停泊分隔帶、增設停車位、調整上落貨區。
5. 何光來巷:劃設適量停泊空間、在住宅入口設置停泊分隔帶、劃設上落貨區、在林德遠巷及白灰里劃設行人專用區。
6. 道咩卑利士里/圍:適度拓寬行人路及禁止停泊、增加步行空間及綠化設施。 研究團隊認為,透過“新橋公眾參與街巷空間改造系列研究計劃2010”的「由下而上」規劃模式,使參與的所在社區居民在過程中建立信任,並對空間環境取得共識,合力提出改善街道公共空間環境的規劃方案,相信將有助促進所在社區居民更直接地參與社區事務,了解整體社區的需要及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