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大與同善堂辦研討會探討華人慈善傳統

澳大與同善堂辦研討會探討華人慈善傳統

為慶祝同善堂成立130年,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與同善堂今(7)日舉辦“華人的社會救濟與慈善傳統:慶祝澳門同善堂成立130周年學術研討會”,多名專家學者就同善堂及澳門慈善服務的歷史發表研究成果。主辦單位希望透過學術交流宣導同善堂“同心濟世,善氣迎人”的慈善服務理念,藉此推動並傳揚同心樂善、守望相助的中華傳統美德。會議吸引逾170名社會各界人士參與。

是次研討會由社工局局長韓衛、同善堂值理會主席崔世平、澳大副校長莫啓明、教青局教育研究及規劃廳廳長黃健武、文化局澳門博物館館長盧可茵、同善堂會員大會副主席黃如楷及值理會副主席馬有友、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主持開幕。會上,澳大與不同院校和機構的專家學者,對澳門同善堂的募賑活動、義學發展、慈善足跡、義學與義葬服務等方面進行專題研討。

崔世平致辭時表示,同善堂從創立之初,即以助貧施濟和贈醫施藥為主要服務,經過130年的發展,慈善服務不斷拓展和完善,現時的服務範疇包括助貧施濟、贈醫施藥、免費教育、免費托兒和敬老護老5大服務,其中的歷史因由和發展趨勢,蘊藏著澳門的歷史變遷以及華人社會獨有的傳統慈善文化,期望透過學術探討,讓學者、同業友好、青年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同善堂的發展歷程和慈善服務,以推動和宏揚澳門歷史、澳門慈善服務和中華慈善文化。

莫啓明致辭時表示,同善堂創辦於1892年,是澳門歷史最悠久、最具規劃的慈善機構之一,澳門的民眾尤甚是華人社群,幾乎無人不曉,與澳門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對研究澳門社會服務歷史以至中華慈善文化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善堂不斷擴大服務範疇,不管是遇上戰亂、疫情、自然災害或社會變遷,只要是澳門以至周邊地區需要救援,都有同善堂的身影。從一百多年的經營歷史中,我們不單能體會到同善堂的堅持和努力,更能體會到其與時俱進、不斷興革的精神,對公益慈善事業的傳承創新,起到積極的示範作用。澳門大學立足澳門,在不同領域的澳門研究上一直不遺餘力,為提升澳門文化精神生活和促進本地社會福祉,提供實證數據和學理分析,是次研討會的內容將由會澳門研究中心整理並在學術期刊《澳門研究》刊出,為澳門慈善服務和中華慈善文化研究集思廣益。

是次研討會出席的學者包括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楊斌、澳門科技大學教授林廣志、澳門理工大學教授婁勝華、澳門理工大學講師溫學權、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鄭振偉、澳門研究中心客席講師邢榮發、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客席助理教授梁佳俊、澳門科技大學學者盧嘉諾,他們分別以《同善遺珍》《同善堂:講諭派書與文化傳承》《崔諾枝與抗戰時期澳門的募賑活動》《善以為寶:“同善堂檔案文獻整理研究計劃”之回顧》《早期的同善堂義學》《同善堂初旨中的“宣講”和“敬執字紙”》《同氣連枝:早期同善堂的粵港澳慈善足跡》《慈善救濟、族產辦學與華人跨境殯葬:澳門同善堂藏永租北嶺山地契約的背景、訂立與價值》8篇專題展開討論。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