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粵港澳三地海上搜救單位應對珠江口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合作搜救能力,粵港澳三地今(27)日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有效檢驗了粵港澳三地搜救單位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合作機制,提升了粵港澳三地海上救援隊伍在處理海上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合作搜救能力。 是次演習根據《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廣東省海上險情應急預案》以及粵港、粵澳應急管理合作協議的相關規定而進行,並由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統籌,澳門及香港參與單位分別為澳門港務局及香港海上救援協調中心。 演練地點在珠海三角山島以西水域,模擬一艘高速客船與一艘工程船發生碰撞,其中客船破損進水,4名旅客落水,客船上106人急需轉移救助;工程船隨後起火,船上有1人受重傷,急需派飛機送院搶救。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報後立即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並確定是次海上事故為I級(即特大險情),隨即向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報告,省海上搜救中心啟動粵港澳三地海上救助合作框架機制,指令有關船舶、直升機參與救助。隨後港澳兩地均分別派出空中及海上搜救力量趕赴現場協助救援,並由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現場協調救援行動。 演習時間由下午3時正開始,歷時約1.5小時,過程順利,所有參加演練的船隻均能按照應急計劃的要求實施救援行動,澳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根據《廣東與澳門海上搜救合作安排》,在接獲通報後,迅即按既定程序通知派出救援船媽閣號負責海上消防工作,及時趕到現場撲滅起火的工程船。2010年,粵港澳三地已舉辦過聯合海上搜救演習,以增強三地海上搜救中心應對珠江口突發事件的合作搜救能力。未來,粵港澳三地會繼續針對搜救工作中的不同範疇進行聯合演練,以進一步提高三地搜救中心的協調及搜救力量的合作能力。
參與本次演練的部門包括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廣東海事局、珠海市政府、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香港海上救援協調中心、澳門港務局、珠海海事局。 今次演習粵港澳三地動用了的海上搜救力量主要有海巡31、海巡151、漁政44197、公邊44209、南海救209、南海救101、救援船媽閣號、南一飛直昇機、固定翼、高速客船海錕、蘇雲海輪899及多艘快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