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衛生局證實一例人感染豬鏈球菌報告


衛生局今(27日)證實一例人感染豬鏈球菌個案。 病者是一名54歲男性燒臘店東主,澳門居民,於6月25日因頭痛、右手痛、發熱2天入住鏡湖醫院,被診斷為細菌性腦膜炎。6月27日病者的腦脊液樣本培養顯示為豬鏈球菌。目前,病者已轉往仁伯爵綜合醫院繼續治療。衛生局現正安排將樣本送香港衛生署公共衛生化驗中心作進一步檢測。 經調查,病者發病前曾在工作場所處理過生豬蹄,同住家人無出現類似病徵。病者無慢性病史。根據臨床症狀和實驗室資料,列為豬鏈球菌感染確診個案。病者目前仍有發熱,病情穩定。 豬鏈球菌可存在於幼豬的扁桃腺,通過豬隻間鼻子與鼻子的接觸或透過近距離的噴沫在豬隻中傳播,亦廣泛存在於健康的哺乳類動物,在人或動物抵抗力減弱或外部環境改變時,可能引起人和動物發病。天氣炎熱、空氣潮濕,有利於鏈球菌的繁殖傳播,因此6月至10月是好發期。人偶然可通過接觸帶細菌的豬隻,其分泌物、排泄物或其生肉感染。侵入人體的途徑包括傷口或口鼻粘膜。豬鏈球菌感染可引致腦膜炎及敗血病,少數情況下會出現心內膜炎、關節炎及支氣管肺炎。雖有適當的抗生素可治療,但其死亡率甚高。 為預防豬鏈球菌感染,衛生局呼籲市民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只購買經檢疫的豬肉或豬內臟,避免接觸有病或病死的豬隻或來歷不明、走私的豬肉。如有需要接觸豬隻或生豬肉及豬內臟,應該使用手套,處理豬隻或生豬肉及豬內臟後洗手。如手上有傷口,傷口須妥善包紮。 市民如懷疑感染豬鏈球菌,應立刻就醫,並告知醫生曾否接觸豬隻或處理過生豬肉。 衛生局強調,進食煮熟的豬肉或豬的副產品,不會受到豬鏈球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