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交諮會討論湖畔大廈交通配套安排及巴士服務評鑑制度


交通諮詢委員會兩個專責小組召開工作會議,分別聽取交通事務局介紹湖畔大廈經屋項目之交通配套及巴士服務評鑑制度中期研究。有委員認為,因應離島公屋落成後,本澳人口將出現較大的遷移,對公交服務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政府必須作出充分準備,並應評估現有巴士公司是否有能力應付所需,而在巴士服務評鑑制度方面,則重點討論到公眾參與及評鑑制度的操作問題,其中將研擬引入"巴士族"參與可取證之項目的可行性,以共同優化巴士服務。 交通諮詢委員會政策規劃及管理建設專責小組、公共交通及社區關係專責小組分別於本月24日上、下午召開工作會議,政策規劃及管理建設專責小組聽取交通事務局人員介紹湖畔大廈經屋項目之交通配套及調整巴士站點的安排等。據交通事務局介紹未來將會有十多條巴士路線途經或總站設於"湖畔大廈"站,連同周邊的"孫逸仙馬路/三家村"站及"亞利雅架前地"站,還有計劃新增設的"湖畔花園"站,有關站點的路線將可串通澳門半島和兩個離島之間的主要人流集散及交通換乘點,形成覆蓋程度高的公交路線網絡,而因應未來區內人口的增加,局方將通過靈活的巴士調度安排,高峰時增開特別班次等,使線路走向盡可能滿足區內居民出行形態的流向需要。 有委員認為,今年底開始,氹仔的湖畔大廈及路環的居雅大廈相繼落成,離島的人口遷入將進入高峰期,預期對公交的需求將會大增,政府有必要及早準備,同時應評估現有巴士公司的車隊和人手等能否應付需要,倘若有關巴士公司需要購置新的巴士,更必須提升有關車種設備的要求,符合本澳的實際需要。有委員亦建議可考慮引入運量大的新類型巴士,擴大公交的運力。 公共交通及社區關係專責小組則邀請了三間巴士公司代表出席會議,共同探討巴士服務評鑑制度的相關問題,交通事務局代表在會上表示,現正委託顧問公司研擬逐步建立巴士服務的評鑑制度,考量制定評核的標準和方式,初步依循以下方向作評核:班次服務質素、運輸工具設備和安全性,駕駛員行為態度及營運公司的經營與管理狀況等,務求儘可能量化營運公司的整體服務質素,向公眾反映實質情況,增加監察透明度。評鑑制度中亦研擬引入"巴士族"(即經常搭乘巴士的市民)參與的可行性,參與可具體取證項目之評鑑,讓公眾能直接參與公交服務品質的監督。 各委員重點就評鑑制度的操作和參與之"巴士族"的甄選等問題提出意見,有委員認為,應照顧到各巴士路線和各不同時段的乘客參與,亦需要考慮不同年齡層和職業的乘客,令到評鑑結果更為客觀;然而,亦需考慮當中或會存在人為惡作劇或捏造事實等影響客觀性的因素,故宜作進一步探討具體操作方式和可行機制。此外,亦建議對評核人員提供一定培訓,讓其更充分瞭解巴士行業的運作,在評鑑過程中作出正確的判斷。有委員又認為評鑑制度的成效與道路環境、人力資源等因素息息相關,故政府必須做好相關配套,發揮評鑑制度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