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海關偵破成衣店售賣侵權物品


澳門海關接獲舉報熱線之投訴個案,指位於澳門中區某成衣店舖以廠貨直銷為名,涉嫌售賣假冒"BURBERRY"手袋。海關收到舉報資料後,隨即對可疑店舖展開深入調查,並核實該品牌商標已在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作出合法註冊登記。 於本月一日,海關偵查人員對上述成衣店採取行動,在獲得有關品牌權利人代表的全力協助下,在涉案店舖內,查獲偽冒"BURBERRY"的手袋、銀包、鎖匙包、恤衫及外套,經品牌權利人鑑定後證實上述物品均為假貨。此外,發現還有涉嫌侵權的"PRADA"品牌手袋和銀包。與此同時,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上述店舖主要以售賣成衣類為主,涉嫌偽冒品牌還有 "COLUMBIA"、 "ADIDAS"及 "LEVI'S"等各種成衣,其包裝及標籤與正品有差異,有些貨物更是原品牌並沒有生產此款式之產品,而且售賣價錢與市面上出售之正貨產品有所差距。每個手袋出售價格為澳門幣千元以上,但同款式的真貨則價值過萬元。經點算後,海關人員共查獲懷疑為假冒產品二千零三十一件,若以出售價值計算,涉及金額總值接近澳門幣二十一萬元。行動中合共帶走一男四女共五人協助調查,當中包括一男一女店舖負責人,另三女售貨員中有兩名為外地僱員,年齡介乎於二十一歲至四十九歲之間。 澳門海關以第九七/九九/M號法令《工業產權法律制度》第二九二條所指之犯罪,起訴有關涉案人仕,並送交檢察院處理,一經定罪,將處以最高六個月徒刑或科處三十日至九十日罰金。 經初步調查所得,有關手袋、銀包、鎖匙包及成衣均來自外地,主要是由店主負責由來源地入貨再以物流運輸的方式帶進澳門。該成衣店開業約有十年,主要從事售賣成衣等貨品。並設置一閣樓,以供熟客到閣樓選購有品牌之貨品,在上閣樓的梯口處,張貼了一張寫上(非本店員工不得上樓)之紙牌,目的是為了防止生客或外來人士進入試探,以達到掩飾之作用。 根據海關分析研究所得,近年來可能由於澳門市民對侵犯知識產權罪案認知有所加強,是故在市面上明張目膽地買賣侵權物品的情況大為減少,犯罪者把實施有關行為的手法及地點設置得更為複雜和隱蔽。縱使這樣,澳門海關仍然有能力偵查及打擊這些違法行為,並將涉案人士繩之於法。 市民如發現有侵犯知識產權活動的資料,請即與澳門海關聯絡,電子郵件 info@customs.gov.mo,24小時舉報熱線,電話: (+853) 2896 5001。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