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横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建設加緊進行


横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建設工程,到目前為止,校區內的八十個單體建築項目已進入內部的裝修程序,而在今年7月出現的河底隧道海中段的坍塌部分,在全面檢視有關工地的施工安全後亦已全面復工,建設發展辦公室亦在工程復工前與承建單位進行會議,再次強調一切的施工必須以生命及工業安全為首,杜絕同類型事件的出現。受坍塌事件的影響,隧道工程海中段的工期亦有所延誤,預計隧道的主體結構能在今年12月完成,明年3月底完成校區工程作交付。 横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在2009年12月展開有關工程後,分別進行了土地平整、回填、地基處理、排洪渠的搬遷等工作,隨後展開有關單體建築物的建設工作,目前校區內的標誌性建築物已完成了結構性建築工程,現正展開最後階段的內部裝修,包括水電設備的安裝,與此同時,其他單體項目亦全面進行室內外精裝修工程,所有單體的外牆貼面磚已基本完成。 在市政園林工程方面,工程亦要進入施工衝刺階段、部分的單體建築物前已展開植樹、植草工作,校區內所有市政道路主幹道已基本打通,混凝土結構施工已完成。校區兩大水體學子湖、蓮湖正進行水體的開挖工作。連通湖體的橋面等結構施工亦已完成。市政工程亦已全面展開,中央廣場雨水管、污水管、自來水管及電力、電訊管道已安裝完畢,正有待有關對接安排。 而作為未來澳門與橫琴新校區出入唯一連接通道的"橫琴河底隧道",隧道的河中段工程,在今年 7月出現坍塌事故,事件導致隧道工程一度需要停工整頓,從新審視有關工程的安全工作部署工作,而經過重新論證有關工作後項目在今年8月時恢復有限度的施工,有關工程主要是對發生坍塌現場其他的部分作出檢視及完善,同時清理當時因事故而出現損毀的支護結構物料,根據南粵於8月提交的修復方案及接照現場情況進行調整後,坍塌段已完成基坑的支護系統,並己開展有關結構工程,其中隧道底板結構已完成,目前正進行側牆及頂面的施工。而在有關工序重新展開前 ,為了加強有關支護結構安全的數據資料收集,承建單位加強了坍塌段隧道安全監測系統的佈點,包括對維護結構及相鄰的環境監測,由原來的 5 個增加至11 個,有關監測斷面間距亦由原有設計圖紙及國家相關規範要求的30米改為15米,所有測點監測頻頻為1次/天,其目的是提升隧道的施工安全監測,避免同類型事件的發生。 雖然海中段的坍塌事件形成了該部分工程的延誤,但事故對澳門、橫琴兩端的出入口以及校區整體單體建設並沒影響,出入口的相關工程現時亦已完成所有的混凝土結構工作,目前只待隧道兩邊的轉彎位(海中段)的頂蓋建設完成後,河底隧道便具備連通條件。隧道的建設工程正在加快,預計整個隧道的總體結構能在今年12月完成。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