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增闢新車道分流氹仔亞利雅架圓形地交通


隨著氹仔輕軌工程開展和湖畔大廈居民陸續遷入,預計未來往返澳門及氹仔的交通流量定必增多。基於此,交通事務局將會於周一(17日)及周二(18日),分別開通往來孫逸仙博士大馬路與美副將馬路的臨時道路,以及湖畔大廈北面的新建道路,為駕駛者提供通往友誼大橋的車道,達至分流亞利雅架圓形地的車輛,減輕該處的交通壓力。 氹仔湖畔大廈提供2,700個經屋單位,有關住戶將於周二(18日)起陸續遷入,可以預期近萬居民入住後,附近一帶的交通流量將會增加。加上柯維納馬路及望德聖母灣大馬路交通樞紐及輕軌工程已動工,氹仔的交通壓力將越趨嚴峻。因此,交通事務局與工程部門經實地評估後,將於周一(17日)首先開通在孫逸仙博士圓形地的一條雙線雙向、貫通孫逸仙博士大馬路至湛江街的臨時道路,但有關道路禁止車長超過5米之車輛行駛。 湛江街調整為單向交通
設在湖畔大廈北面的新道路則於周二(18日)開通,而湛江街亦將配合新道路的開通,由原來的臨時雙向交通調整為單向交通,車輛只可經美副將馬路進入湛江街;屆時車輛可直接由孫逸仙博士圓形地駛入通往美副將馬路,以達至分流現時途經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及亞利雅架圓形地的車輛,減輕車流集中在同一道路而造成擠塞。另外,駕駛者需注意道路開通後,從孫逸仙博士大馬路進入大埔街後的車輛必須左轉,以及從菜園路的來車必須左轉往湖畔大廈方向。 呼籲駕駛者使用新闢道路
隨著上述道路開通,經友誼大橋往氹仔市區的駕駛者,可從美副將馬路轉入湛江街經基馬拉斯大馬路往澳門運動場方向;同時,亦可由基馬拉斯大馬路、孫逸仙博士大馬路駛入上述臨時道路,經美副將馬路往友誼大橋方向返回澳門半島。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遵守路上所設置的臨時交通標誌,並多試用新闢的臨時道路,以避免因過度集中使用亞利雅架圓形地而造成交通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