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二零零七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结语)
结语
主席,各位议员,
今天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处在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的发展交叉点上,总体建设课题的重点,已经从一个个具体的领域目标,进入到社会、政治和行政的深层生态。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伦理自觉和深广的智慧洞见,透过实践的摸索,创造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最佳模式组合,使特区各项事业,都能在一把广得人心的健康尺度上,获得成功的进步。
我们引以自豪的是,我们拥有“一国两制” 的制度优势,拥有坚实的建制力量,拥有五十万勤奋、正直的、与祖国和澳门荣辱与共的市民。有了这些支柱,我们就能充分利用或革新已有的条件,逐步打造出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元并存的和谐社会。广大市民既坦率提出诉求,又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使社会生活更平衡互补。由此,各种局部争端,都应该得到及时的预防和疏导;各种社会问题,都应该得到恰当的示警和处理。
当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发展,我们就能清晰认识到,澳门这个民主社会自然存在选举文化,选举文化一方面会促进社会的竞争进步,另一方面又必然会令到许多问题转向政治化,於是自然会产生不少争端,这些争端有时甚至会表现得颇为激烈。但只要我们冷静、正确对待,并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那麽,纵使这些争端在某个时期引起局部不和谐,衍生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但始终不会动摇社会团结进步的决心,不会改变广大市民追求和谐的信念,不会影响澳门正确落实“一国两制”的大局。
澳门市民必然越来越明白到:建构和谐社会,既是当下课题,也是长远任务,需要我们这代人和以后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建构和谐社会,并非一项被动的、浮夸的政治工程,而是一项关系我们自身和千秋万代褔祉所在的,至关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深信,广大市民一定能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不懈奋进,共享奋进的过程,共享奋进的成功。
七年以来,在给予政府施政有力合作的同时,立法会亦持续提升对政府应有的监督和制衡功能,及时地预防和纠正政府工作的偏差;广大公务人员劳心劳力,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中依然尽忠职守,服务市民;广大市民共同创造的繁荣和进步,巩固了政府施政的基础,各阶层的民意诉求,对政府工作发挥了强而有力的提点作用;中央人民政府及各个驻澳机构,在各个层面对特区事务作出了由表及里、以点带面的全方位支持,藉此机会,我衷心地一一致以无尽的感激和敬意。
我的报告到此结束,多谢主席,多谢各位。
…
二零零七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第三部分上)
第三部分勇於变革 共同承担 —— 施政专题阐述
一. 行政和法律改革
今天,行政和法律改革的质量和进度,如果依然停留於过去几年的状况,政府的施政不但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发展,而且会成为社会未来更大发展的绊脚石。为此,政府将率先负起变革与承担的责任,全面展开深层次的改革。在今年施政报告的行政法务领域内,已明确列出一部分初步涉及重大行政和法律改革的项目和举措。在此基础上,政府将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在明年上半年之内,向社会提出一份跨年度的,落实改革项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争取短期内赢得局部的重大战略突破,促使改革不但陆续呈现全新的面貌,更呈现出最高的效率。
我们要将行政改革和法律改革,更加明确、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行政改革提供法律改革的素材,用法律改革提供行政改革的依据。在确保公平合理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勇於解除各种观念和制度的束缚,参考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大刀阔斧地减省政府部门内部运作和前线服务中,那些牺牲效率,浪费资源,成为官僚主义和不规则行为的温床,毫无建设性的行政程序,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实现大幅度的部门合并和功能重组;大笔删削那些和今日社会发展完全脱节的法例,增补和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的现代法例,务求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公共行政和法律体系的质量换代。
明年,政府全面提升一站式服务的战略品位。设置中央性的,具有内部监督功能和快速回应能力的一站式“政府资讯中心”。推进分区“市民服务中心”的设立,发展跨部门,跨范畴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这两个中心,将根据市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普遍规律,提供从时间到空间全面兼顾的事项服务和谘询服务,并由此带动不同部门进行自身的改革,从而实现公共行政改革的有机整合,确保改革以较快的速度向前推进。
我们将强化政策制订、决策能力和行政管理的培训,藉此改变政府部门长期以来重操作、轻政策,重业务、轻管理,重局部、轻全局,重执行、轻决定等等不平衡的施政文化,促进政治和行政,在政府施政中紧密地联结起来。
设立问责制度,是特区政府施政团队勇於承担的重要体现。政府将在明年透过相关法律的完善和适当措施的订定,建立一个具备科学标准、包含多层次处理方式的公务员问责制度。从而,一方面强化施政团队的责任感,促进政治的民主化;另一方面,使各级官员得以在权责清晰的基础上,轻装上阵,为澳门的发展作出全力的承担。
继续推进部门建设的民主化与人性化,提高部门的管理水平。部门人员的心声,就是部门内部的民意,我们必须优化部门人员提出意见和投诉的机制,让有关情况得到及时反映和公正处理。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听取下属的业务意见,尤其发掘其中的新意和创意,使工作得到有力的改进。透过有关举措,减轻部门人员的工作压力,给予应有奖励,提升士气,促进部门和谐。对基於种种原因而引致情绪低落的人员,要主动给予关怀和开解,让部门人员和广大市民一样,都能感受到政府施政的温暖。
从更为前瞻和全局的角度出发,政府在积极推进目前局部性、专项性改革的同时,决定在明年启动整个现行公务员制度的改革进程,进一步发挥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和才干,并致力提升其素质和凝聚力,建设一支勇於承担、德才兼备、务实创新的施政团队。 法律改革的进程将全面加快和深化。政府将全面采用高度组织性、责任性的专业工作团队,主攻特定法规的草拟工作,务求以较高的质量和效率,赢得更多决定性的战果。同时,让法规的草拟得到社会的全程参与,在生效之后具备广泛、真实的权威,获得市民自觉的遵守。
面对历史延续下来的,有需要修订而暂未修订的部分法律,应在合法的前提下,辅以适当的行政措施,让这些法律的执行效果,尽量贴近今天的社会实况。在公共行政上,只要和法律没有抵触,我们都要在工作上多作主动,使我们的服务,不但满足,而且经常超出市民的期望。
对於和市场活动关系密切的部门和实体,对於财政支出十分庞大的公共政策或公共活动,我们将实行额外加强的廉政和审计监督。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举报贪污的机制,并加紧侦查涉嫌贪污的人员。我们将加强处理行政申诉,决不纵容行为恶劣的人,也决不冤枉好人。
二. 社会谘询制度
在现存的政府谘询组织中,不少成员作出了个人的努力,但总体而言,这些组织体制老化,功能不彰,未能充分发挥下情上达的效果。这些组织在反映今天社会众多的意见和诉求上,亦缺乏足够的涵盖性,也未有在政府的决策过程中,作为重要环节发挥紧密的契合作用,从而,无法在资讯就是力量的今日社会,扩大政府施政的讯息基础,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难度和失误的机会。
经过相关的探讨,政府决定在现有基础上,对现有谘询组织进行规模重整和功能重整,消除形式化的安排,强调实际效果的发挥。全面扩大谘询组织的成员数量,增加具备一定个人素质,拥有一定的公众和界别认受性,尤其是年青有为的新成员,同时,注意吸纳少数或新兴社会阶层的代表,让不同的阶层,以及同一阶层的不同分支部分,在组织内都有自己的声音;革新谘询工作的形态和方法,开发多种多样的谘询渠道,将会议谘询和查访谘询,常规谘询和特殊谘询,社团谘询和公听谘询,集体谘询和个人谘询,高度联结,互动互补,整合出一幅完整的社会意见图像。
为了让各个谘询组织的工作成果,取得更大的参照性、增补性和可靠性,我们将作出若干重要的辅助。首先,透过工作分工的调整,各司长办公室将设置专责的官员,负责协调现有建制内的谘询机构,加强与各界人士、社团的联系,了解社会动态与民意。各级官员对於具有重大公众影响的社会现象和事件,应尽快亲临现场了解情况。作为社会公器的各大传媒,本身就是一个广阔的社会谘询平台,其讯息的前沿性和多元性,价值无可代替,我们要加强与传媒的沟通,对於传媒反映的社会意见和诉求,及时作出应有的跟进。
对於直接牵动千家万户,或者具有示范性,影响深远的重大政策,政府将充分利用所有的谘询手段,最大限度地集合民意的智慧,争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不但确保政策制订和实施的社会基础,亦确保具有连带性、后续性的其他政策措施畅通无阻。
扩大、完善政府的谘询机制,使之成为支持政府施政,优化政府决策的重要民意中介,不但为政制民主化铺垫循序渐进的台阶,为社会发掘、培养政治人才,更重要的,是在行政主导的现行政制之下,使政府和社会共享民主政治的道德资源,催生和发展共识型、互助型的民主,避免双方在民主进程中产生尖锐的对立,确保在一个和谐的政治环境下,政制民主化以最少的代价得以顺利完成。
三. 人力资源
基於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认识上的缺失,人力资源问题长期困扰澳门,随着经济社会的较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在行业间加快流动,问题的严重性更为凸显,成为了影响澳门持续发展的瓶颈。过去一年,各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对着人力资源紧缺和有待优化的问题,对於这个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政府充分了解和关注,将全力推动社会的共识,在吸取过去经验和科学分析基础上,透过多维度的协同安排予以合理解决,我们既要引入短期性的应急措施,更将从整个人力资源政策的完善去作出统筹安排。
本地人力资源的保护和优化,是特区政府始终不渝的基本原则,亦应是全社会的应有共识。促使本地区人力资源的优化,有利於增强雇员应对竞争的能力和信心,提高晋升的机会;有利於企业提高营运效率和效益;有利於为本地区提供与产业发展相配对的、更有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力资源,从而为经济适度多元化的落实培养、储备人才。因此,特区政府的施政将更为重视培训质量的提升,使培训能更直接针对市场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在进一步做好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同时,我们将根据服务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趋势,积极及早做好转职培训。相关部门和机构将顺应市场的变化,调整固有思维和培训模式,提供服务的人员将更主动地向企业,首先是本地中小企推广现代管理、引入弹性培训进修时间和电子培训手段等。政府将和劳雇团体紧密结合,加强培训和就业两个环节的统筹,强化培训后的跟进配对。为使劳雇两方在未来都能进一步受益於社会发展,政府将继续推广认证制度。
政府将努力发挥本地雇员的就业潜力。透过相关法规的完善,鼓励未投身劳动市场的人士参与非全职工作。推动缓和家庭佣工短缺的矛盾,为协助有条件的家庭妇女重投社会工作或参与社会活动创设必要条件。政府将继续致力协助低学历中壮年人士的就业和转业,并强化其投入劳动力市场的积极性。
政府将全力保护本地雇员的就业机会。我们正和立法机关紧密合作,加快完善一系列保障本地雇员和规范外劳输入的法律法规,以维护雇员的正当权益。政府将坚持严打黑工和过界劳工,并加强对外地雇员的关顾和管理。政府亦将强化具透明度的监控机制,及时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全力维护澳门居民就业。政府将落实徵收外地雇员聘用费的政策,并联合雇主、雇员一起,根据就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外劳和本地雇员的适当比例。明年,政府将设立人力资源办公室,建立人力资源讯息库,参考研究结果,并按照适当的比例,集中地、优质地处理外地雇员的申请、审批工作,全力协助中小企缓解人力资源紧缺的困扰。在解决人力资源紧缺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然尽力争取最大的社会共识,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的现实和困扰,以负责任的态度解决社会的问题。但是,特区政府义无反顾地、坚定不移地保护本地雇员的利益,绝不容许出现滥用外劳代替本地雇员的现象。政府明年必定加快相关的立法程序,对害群之马给予应有的重罚。
确保雇员的合理待遇,是社会进步与和谐的重要体现。故此,政府将积极发挥表率作用。明年,政府所有公共部门和公共法人,将首先在一般清洁、楼宇保安这两个领域的外判服务中,制订最低工资制度。明年元旦之后,政府将马上推出相关的正式谘询文本,广徵民意,共同制订好这“以人为本”的制度。
尽管人力资源问题较具争议性,但澳门社会始终保持理性态度。我们十分认同,在处理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各方既要维护本阶层利益,亦同时具备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我们完全相信,各方衷诚合作,则实现共赢是完全可能的。政府将加强各方直接对话的实效性,具透明度的配对、招聘工作显然更能得到社会的支持。
针对中小企的人力资源紧缺问题,政府将适当加大有控制的输入外地雇员政策的力度,简化相关行政程序,着力解决中小企经营当前的首要矛盾。必须强调的是,及时检讨和可增可减机制,是输入外地雇员政策的关键部分之一,政府将根据社会发展和雇员的合理权益,公平地、稳妥地促进政策的落实和调整。
人力资源政策还需和其他政策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系统性效益。为此,政府将在明年启动更为全面的研究,力争尽早制订符合澳门发展实际的人口政策。
我们认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有助於减轻结构性失业的压力,有助於提升市民素质,亦有助於提升特区整体的、持久的竞争力。因此,政府将进一步鼓励市民提升其教育水平、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明年,政府将设立专门基金,用以资助市民,尤其是年青市民和未完成基础教育的市民,参与在职再教育计划。
四. 支持中小企发展
澳门发展始终依赖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一直以来,本地中小企与整体社会风雨同路,在推进自身业务进步的同时,对推动本澳经济发展,对促进本地就业、确保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贡献良多。在澳门新的发展时期,中小企将对社会作出新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亦大有机会寻得新的突破。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扶助中小企业发展,并随着社会的急促变迁,我们将与时并进,推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支持措施,以协助中小企共同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中小企的发展。
在未来一年,政府将致力加强统筹,在现有行政架构内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更加全面地、直接地联系中小企业,为中小企提供更加到位的、“一站式” 的服务,共同对市场作出更快速和准确的回应。除了重点缓解人力资源紧缺问题之外,政府还将透过各个环节的努力,更有效地支持中小企的发展。
针对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融资困难问题,政府正积极完善相关辅助计划,推动企业改善经营和转型升级。在协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贷款方面,政府正对中小企有关扩大援助款项的用途、放宽申请资格、提高援助金额审批上限、延长还款期等方面的倡议作出积极回应。另一方面,政府正积极推动有关专营公司下调能源费用,以纾缓中小企营运成本的压力。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澳门知名度的提升,更多的外资将进驻本地市场。同样,澳门本地的中小企亦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营运,即加大在澳投资力度的同时,迈开“走出去”的步伐。我们鼓励并大力协助中小企,充分利用澳门这个区域性服务平台的优势,抓紧时机开拓境外市场,透过参与来分享内地和其他地区的发展成果。政府继续强化商贸讯息传递,促进本地商贸活动的开展和优质化,推动本澳企业家参予内地和海外的商贸交流合作。
企业的发展、成功无疑是与多种因素有关。我们相信,各中小企都绝不会以为在人力资源和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今天的澳门,已真真正正与国际接轨,快步走进知识经济的时代。因此,旧瓶要装新酒,老行业要翻出新意思,即如历久常新的零售业亦将出现重大的变化。只有重创意、讲质素,使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得以提升,才能符合市场需要。为此,政府的专门部门,将大力支持和鼓励中小企实行技术、管理方面的提升,协助中小企在竞争中成长和发展。
经济的较快速发展的确会增大了成本、人手等方面的压力,但它亦同时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提升了澳门的知名度,催生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应予以充分肯定是,不少企业家正努力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掘和把握机遇。政府鼓励和支持企业和行业商会开拓思路、积极尝试,实行与龙头产业“共舞”,共享澳门的发展成果。
…
本届大赛车门票收入及赞助理想
第五十三届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门票销售及赞助收入情况理想。在赞助方面,直至今(十六)日为止,收入已达2100万,其中1500万为广告及赛事赞助,410万为门票收入,远高於去年。 此外,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历年均吸引不少海外媒体来澳采访和报导这一盛事,今年报名采访本届大赛车的传媒机构逾250家,人数达1100人。 本届赛事今日拉开帷幕,首天安排的多项练习赛及排位赛顺利进行,入场人数达1700人次。 明天将继续安排多项排位赛及练习赛,包括第40届澳门格兰披治电单车大赛、财神酒店杯、澳门2007 - 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杯、澳门电讯银禧杯、Porsche Carrera亚洲杯、保利达澳门格兰披治三级方程式大赛及FIA世界房车锦标赛 – 澳门东望洋大赛 – 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特约,预料届时将有一番龙争虎斗。
…
二零零七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第三部分下)
第三部分勇於变革 共同承担 —— 施政专题阐述
五. 交通、住屋与城规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澳门的道路资源一向不足。随着经济起飞,旅客数字持续上升,路面的使用更形紧张,交通问题更为凸显。因此,政府明年决定一系列的施政部署,把更有效地整顿市内交通,作为明年致力缓解市民困扰、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施政重点。
交通问题成因复杂,故必须以系统思维,透过多个层面的协同努力,作出综合治理。政府正与立法机关通力合作,促进道路交通法律草案的完善,并尽快完成相关立法程序。政府将正式整合多个部门的分散功能,成立具统筹性的交通事务局,实现职责分明,施政及时到位。抓紧推进并完成具枢纽性道路网络的整治,扩宽澳门半岛的环岛干道,打通外围交通命脉。积极回应离岛的快速发展和市民居住习惯的转变,加快全天候海底隧道的建设,确保未来澳氹两地人物流的畅通不误。加大监管力度、尽力创造条件,致力提升公交系统的服务质素和安全水平;在适当增加的士数量的同时,采取鼓励措施强化非旅游区的的士服务。继续增加室内泊车位的数量,加强巡查执法,务求让出更多的行车路面。同时,政府正积极研究减轻路面负荷的其他可行方法。
根据对澳门持续较快发展前景的评估,若只从畅通路面这单一角度寻找纾缓交通压力的路径,将无法满足市民的交通需求,亦配合不了社会的发展。为此,政府决心在社会的支持下,加快引入轨道集体运输系统。政府已展开新一轮的谘询,希望广大市民充分表达意愿,提出完善建议,政府将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便民的、科学合理的最后方案,并尽快启动轻轨系统的建设,以从较根本层面解决交通问题。
为了建设优质、健康、和谐的城市,强化对本澳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整体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正透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循序渐进地推进整体城市规划。新区建设着重加强规划和配套安排,旧区重整强调居民利益的维护和生活素质的提升。政府继续在旧区重整谘询委员会的大力配合下,扩大市民知情权,鼓励意见充分表达,倡导“以人为本”和法治精神,最大程度地协调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与需要,共同建设更为理想的社区环境。
基於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适当扩大市民活动空间的考虑,政府已委托专业顾问公司,在严格按照珠江水利委员会规定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本澳填海设立新城区展开探讨和专业规划,以期为澳门发展需要提供必要的土地储备。填海所得土地将透过适当规划,完善整体的交通布局、优化海岸景观、增添更多的绿化地以及休憩观光设施,使之成为有前瞻规划的新城区。有关计划的概念,将在中央政府正式批覆后,进一步谘询市民意见,然后逐步予以落实。
全力协助市民解决基本居住问题,是我们促进安居乐业的主要着力点。为此,政府正在北区加紧兴建社会房屋,确保实现提供较多社屋单位的承诺。经济房屋的兴建力度也在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亦加快思维更新,推进租赁、竞投、转让法例的完善,使社屋和经屋的供应,能有效惠及真正有居住需要的市民。同时,政府积极推进深入、全面的研究,在明年内制订支持本澳市民,尤其是年青人首次置业的政策。
六.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既是澳门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充分运用政府和民间,医院和诊所的医疗卫生资源,建立起一个涵盖所有社区的医疗卫生网络。我们将以有关部门为核心,为弱势社群提供亲切、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我们强化社会服务中的紧急服务优先性,在复康服务方面,强化各种专业力量组成的综合支援。针对长者的服务需要,将於明年展开适当的立法工作,确保长者获得全面的生活支援。因应个人不幸事件和家庭危机之间的重大关系,陆续编织起一个健全的家庭危机处理网络,促进家庭和谐。关系市民全天候日常生活素质的环保工作,不但要当下做好,更要未雨绸缪。上述各领域的工作,都有赖部门与部门之间,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互助合作,使我们对市民的人文关怀,达到真正贴心的,无所遗漏的要求。
明年,政府加强推动本澳企业私人退休基金制度的广泛设立,为此,将研究雇员供款部分之职业税豁免,并完成有关的立法程序,让市民进一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与此同时,政府将参考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全面检讨现行的社会保障基金制度,使之朝着更为全面、更人性化、更现代化的方向,逐步作出更大的完善。
七. 教育与文化发展
在教育领域,我们将结合标准化和多元化的教育需要,全力推动教育体制的变革,使全新社会环境中的教育机构,充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装备,提升办学的水准。在注重市场和竞争的教育氛围中,凸显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事业中分别担当的角色,提升教育自主的品位,使学校取得全新的竞争力,发挥更大的潜能和优势。不但透过工作量的合理化,更透过促进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让教师尽情发挥传道授业的专业才华。移植先进的国际教学模式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潜能,并让浓厚的求学气氛,从校园延伸至社会。我们不但训练大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还要训练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整合知识,作出合理的怀疑和科学的批判,从中提出一定创见的能力。推广通识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善於从不同的知识范畴中提取灵感,得出丰富思考成果的人才。弘扬为兴趣而求知,为学问而做学问的精神;支持“冷门”而战略价值无比重要的学科建设,平衡教育单面化、商品化的趋势,构建一个健全的现代化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无论高等教育和非高等教育,都应为学生提供竞争和合作相结合的完整训练,使新一代的青年领袖,从学生时期开始,逐渐脱颖而出。
未来一年,政府朝着非高等教育全面免费的战略目标,继续作出策略推进。尽快制订可行的方案,加快现有的进度,不迟於二零零九年,彻底完成这一历史性的重大施政任务。
全力推动兼融普及性和专业性的教育、学术和文化艺术活动。推广普及读物的阅读,同时培养阅读世界名着,尤其是大师级经典名着的风气;加强图书评介和阅读交流。利用近年十分活跃的青少年科学活动和比赛,促进青少年以至更多人的科普兴趣,培养社会化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意识。鼓励研讨会举办模式的革新,让不同见解的交锋,深化社会的思考。提倡不拘一格,自由组合的文化沙龙活动,培养切磋学问、探讨问题的社会氛围。提供更多机会,让学养丰富,思路不落俗套,自成一家的讲者走上讲台。推动写作风气,鼓励更多寓意深刻,分析犀利,文采斐然的上乘作品问世。尝试发展富于人文性、思辨性的文史宗哲普及教育,采取免费的兴趣班形式,让有兴趣的市民轻松修读。推动各种学问、技艺的名师设帐授徒,使他们的独门真传觅得更多知音,后继有人,发扬光大。扩充展览场地和演艺活动场所,让文化艺术爱好者获得更多用武之地。开发艺术理论和艺术评论,提高社会的艺术成就和欣赏能力。藉着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提高,增加市民审美情感,彰显道德文明的价值。
八. 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社会常规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紧扣时代的转变,丰富和谐的内涵,以开放和前瞻的精神,建设新型的,高质素的和谐社会。
作为一个具有自由港性质的国际城市,澳门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全球一体化的浪潮,进入了全方位的社会转变时期。处於这个背景,社会和谐以一种比较动态的方式呈现,不但十分正常,更是社会自我觉醒的进步表现。
在经济迅速转型的推动下,澳门由相对静态的社会,转为充满变数的社会,由偏重协商的社会,转为竞争气氛日渐浓厚的社会,其中的挑战,带出活跃的社会诉求,并和经济繁荣一起,形成一种真实的并存。
我们充分留意到,在社会不同阶层的诉求之间,不容易取得协调,与此同时,这些诉求又分别同时向政府提出。这些事实充分指出,民间和政府,对社会和谐的建设,都有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使命。
在社会转变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变革与承担。只有断然变革,才能化解转变带来的冲击,降低由冲击所衍生的不和谐因素;只有坚定承担,才能避免冲击的互相转嫁,实现一种无形的互助,让不和谐的因素,消减於无形之中。
变革和承担,也是一体的。变革,正是勇於承担的表现;承担,正是无悔於付出变革的代价。因此,变革与承担的精神,给予和谐屹立不倒的根基,历史这样广泛深入地给予我们表现这种精神的机会,并不常有,我们决不可错过。
无论政府和社会,都要多作自我完善,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相比之下,政府的责任则更重一些。政府率先以变革和承担的精神,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使命;同样,也只有在政府和社会携手共建的和谐社会中,“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和谐的重要基础,在於制度化的公平。政府必须将行政主导的优势,充分发挥在施政公平上。全面增强施政透明度,尤其是涉及投资者利益和市民就业权益的关键行政环节的透明度。向传媒提供更加全面,更多细节,更具连贯性的政府讯息。强化对公共行政的廉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全力打击不规则的行为。只有藉由制度化的公平,才能确保各种社会利益获得兼顾的稳定性,同时确保公平理念及其贯彻的严谨性,使真正的不公平现象得以矫正,维护社会的和谐。
藉着处理社会矛盾的秩序化安排,应有的诉求更能获得理性的表达,促进对话的双方或多方,以友好的合作精神,博奕的科学态度,寻找缩短立场距离的共识,使争议的课题,比较迅速地进入解决的程序,避免拖延下去,对社会和谐产生无限期的损害。
归根到底,社会矛盾的解决,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法治基础上。我们要强化社会的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提高公众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只有这样,各种社会诉求,才能获得可靠的法律保障,避免受到扭曲,对社会和谐构成挑战。法治,更以公正的裁断,解决社会纷争,恢复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和谐得到恒常的守护。
强化政府与各界社团之间的合作,是和谐社会建设极其重要的一环。政府将透过各种谘询机制,以及分区性的公共服务网络,和社团建立深入细致的联系,改善政府的服务工作。我们要充分尊重社团自身特有的社会优势,大力支持社团提供的居民服务及其举办的社会活动。
我们坚信,在政府和各阶层共同培育的善意与关怀面前,没有任何合理诉求,不能透过各方面衷诚合作而得到解决。与此同时,我们要尽可能赶在民间诉求积少成多之前,对有关社会问题,给予及时的预防与纾缓;在施政上,要从政策制订到前线服务,从解决公众普遍的困难,到解决少数人个别的困难,都尽可能做到市民之所需所期。总之,时刻保持各阶层市民比较满意的整体生活感觉,社会的和谐,才是完整的,真实的,持久的和谐。
和谐的终极支柱,最后在於个人自身和家庭。我们要博采人类道德思想的精粹,让广大人群了解道德和幸福的统一性,了解道德既是必须的,更是应该的,了解道德的坚持是一种不容有失的个人尊严,一本人格力量的永久护照。
道德文明建设,尤其要求各级官员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秉持正确的公共服务伦理,使政府各个领域的工作,都能体现出应有的道德文明价值。
热爱国家,热爱澳门,是道德文明建设之光,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就是一心为公,大局为先的情操。我们要身体力行,促进更多的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在社会转型中得到发展的一些事物,我们要对其增进市民福祉的一面,给予客观的肯定,与此同时,必须促进个人的道德自律,让其消极影响自行降低。只有这样,才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建立起比较合理的道德统一,使道德的价值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获得务实的呈现。我们的道德免疫力,也必须经历一定的道德考验,才能有所增强。
社会持续的道德进步,系於青少年的道德成长。我们要加速中小学品德与公民教育的规范化。继续透过师资方面的支援,以及德育课程的强化,培养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让他们深入了解社会,提高道德判断力。对具有优异道德表现的市民,给予嘉许和奖励,并让他们的事迹,成为道德教育的资源。
道德的体现,还在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认知态度。我们要尽可能掌握事实和事实之全部,并参照相关的历史经验,采取严谨的逻辑方法,探讨事实的性质和影响,给出理性、中肯的结论,真正造福於社会。政府将透过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整合社会资源,按部就班地就人口政策、城市规划、经济适度多元化、居民生活素质等重大项目,进行科学的研究,为各项长远的施政课题,提供坚实可靠的智力基础。
心灵和思想,是道德的故乡。我们要积极研究各大宗教,以及包括儒家和道家在内的各大思想流派,吸取、综合其中导人向善的精华,采用适合於时代的方式,深入解说,广为弘扬,让广大公众进一步建立起道德观念的自觉性,以及道德实践的自主性,使整体社会生活,获得道德能量的根本增强,使我们整个道德文明的存在,获得源远流长的支撑。
总体言之,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决於政府率先作出变革与承担。藉着制度化的施政公平,包括处理社会争议的秩序化安排,巩固和谐的基础。藉着公正的法律裁决,以法治为最强大的后盾,解决不和谐的问题,使和谐得到安全的保护。藉着人类道德思想精华综合、深入的弘扬,使社会和谐建基於个人道德素质这一终极前提。具备了以上这些缺一不可的条件,持平公允、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将确保秩序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习惯,亦以无形之手,增进财富分配的公正与平衡;多姿多彩的人文兴趣,则让健康、正派的生活稳占上风,主导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所到之处,正是和谐社会立足之点。 主席,各位议员,
根据公共财政收入有所增加的实际,政府将继续推行税费减免政策,以期支持中小企营运、改善市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政府将继续实行过去一年所采用的税费减免措施,即在职业税、营业税、房屋税、招牌税、旅游税、小贩牌照费、摊档租金、非人寿保险印花税、银行手续费印花税等方面继续作出相同的减免安排,并继续发放长者津贴。明年新增加的税费减免项目将包括,豁免人寿保险印花税、流动电话牌费和传呼机牌费。实行上述的税费减免安排,政府明年收入将减少约四亿七千万元。另一方面,根据澳门社会的经济环境和薪酬变化趋势,特区政府决定建议在明年调整公务人员薪酬,把其薪俸索引点金额由现时之52.5元上调至55元,增幅为4.76%,并将在明年把有关法律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
…
二零零七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特区政府二零零七年施政要点
在未来一年以至几年内,澳门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节奏将会保持,动态变化亦将常态化。在此环境下,我们必须更加前瞻性地、清晰地把握未来的发展主线和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经济发展领域,旅游业的传统模式,将加快演变为由文化、会展、博彩、零售、体育、消闲渡假、特色饮食、大型盛事等多种元素所组成的综合旅游模式,由此带动的服务业将进一步成为发展的主轴。旅游业的垂直多元化与优质商贸服务的结合,将催生更多新的商机,推动新行业的出现和成熟。
在社会和其他发展领域,我们将进一步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问题,包括深层次的问题,既务实地作出及时回应,亦积极作出更长远的考虑和安排。政府将致力於市民生活质素、学习和适应能力的提升,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的共同分享。在澳门新的发展时期,可持续的理念必须更有效地落实於各个施政环节之中。
由於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澳门社会始终认同,投资者在守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尽力实现其自由经营的最大回报。但政府和社会同样高度关注贫富差距问题,我们施政的着力点就在於使广大市民普遍受益,首先是促使贫者得以改善生活、弱者得到有效的扶持。对於中等收入阶层,政府将充分听取其独立见解,降低其税务压力,促进其事业进步。对於所有投资者,则着重於确保公平机会和优质投资环境。
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服务业迅速向前发展,澳门亦加快与国际接轨。发展的速度与澳门社会的习惯出现了一定差距,部分市民,包括公务人员的不适应可想而知,政府对此清楚了解并高度关注。特区政府将率先作出承担,与市民一起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带动澳人一起跨越发展的障碍,通过变革来谋求发展,透过发展来促进稳定。
面对社会变迁的挑战,未来一年,政府将更加明确地朝着更具根本性、整体性和深层性的方向,推进公共行政的改革。革新谘询机制,深化施政的社会联系,增加政策措施的公众智慧含量。
政府即将启动2009年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和第四届立法会选举的准备工作,在2007年内,完成有关研究和方案草拟,并向社会进行公开谘询,然后於2008年提交立法会审议。
经济适度多元化,有助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安全,也有利於增加就业选择和机会,是特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亦是政府和业界不懈努力的方向。在致力於主体行业的垂直多元的进程中,政府将对会展等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加大培育和支持力度。
澳门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使我们有条件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文化产业并不等同於文化事业,需要企业作为参与主体。故此,我们大力鼓励专家学者和其他有识之士,深入研究如何使澳门的文化元素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共同提出符合澳门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澳门的饮食文化素有特色,本地和邻近地区均看好澳门特色餐饮的前景,政府亦将作出大力配合。政府和民间密切合作,加快可行性研究的步伐,推出有效的措施,支持本澳向有声誉的饮食老店健康营运、兴旺发展。
特区政府将继续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把澳门打造成别具特色的、更为优质的服务平台,为澳门的发展另辟蹊径,为区域的共同发展而努力。特区政府将在谋求本地区发展的同时,积极深化与泛珠三角地区,尤其是粤、闽等邻近省份的战略合作。及时把握海峡西部经济区和中部地区的发展机会,力求在共赢的前提下取得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澳门企业与内地和其他邻近地区的企业结成伙伴,强化与葡语系国家的多边经贸合作,将是未来的施政重点。我想再次强调的是,广大市民,首先是各级官员,务必提升国家观念,拓宽国际视野,坚持开放合作,努力促进澳门和整个地区的和谐发展与共同繁荣。
明年,政府将在环保、交通、能源、水资源、城市规划等领域作出积极推进,也会适时展开较大型的基建工程。我们要求各级官员务必时刻紧记,我们也相信社会将形成更强共识,我们共同推动上述施政领域的进步,其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就在於逐步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质,促进澳门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人文建设,已在迅速变迁的社会中青黄不接,渐露破绽。我们首先要进行人文事业的深层变革,锻造开放、多元的现代人文事业体制,借助市场的机制和力量,充分释放出东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人文精神能量,催生更多有为的英才,流传的佳话,可观的作品,深刻的思想。
在经济发展顺利,库房收入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强化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建设,是政府应有的道义责任,亦是明年施政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体育方面,着重推动欠缺运动习惯的人士投入锻炼,促进体育社会化。延长优秀运动员的体育生涯,确保整体竞技水平的稳定。明年,政府将慎用资源,全力办好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
最近,越来越多人士关注博彩业快速发展问题,这反映出社会正逐渐走向成熟和前瞻。如何审视和处理博彩业发展,亦是落实经济适度多元化方针的重要一环。政府十分清晰的基本取态是,博彩业只是澳门综合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澳门并非朝着单纯的博彩中心方向发展,博彩税收的增加更非施政的唯一目标。博彩业近期的高速发展,只是经济起飞初期的阶段性现象,当综合旅游其他部分更为成熟时,行业之间的发展步伐将会更为协调。政府将采取更多有效而恰当的引导鼓励措施,尽力推动博彩业和其他行业在良性互动中共同发展。政府将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澳门实际,进一步加大法律的制订和执行力度,全面加强对博彩业的规范性管理和监控。政府高度重视病态赌博及其连带问题,相关部门将加强施政力度,引入专业的力量,并与民间紧密合作,积极予以妥善的应对,推进预防和治疗工作的社区化。同时,政府将成立由多方面人士共同组成的博彩发展谘询委员会。正如社会的广泛共识一样,政府正进一步透过多层次的努力,全力促进包括博彩业在内的,整体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各位议员,下面我将就几个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向大家介绍政府的施政理念和相应的政策。政府在各领域的全面性施政安排,则会由各位司长在未来几天向大家详加阐述。
…
二零零七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二零零七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行政长官何厚铧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立法会主席,
各位议员: 前言 过去一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澳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整体社会的开放和转型过程中,继续不断克服挑战,自我完善,按照“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方针向前迈进。
在此期间,政府更加注意到社会全局发展和局部发展之间,长期发展和短期发展之间的不对称状况,采取具策略意义的措施,改善绝对及相对弱势社群的处境,并加强对非经济事务的投入,促进社会不同建设范畴的平衡发展。我们透过适当的切入点,开始革新政府政策的公共谘询机制,促进施政民主化。
今天,特区发展的需要,已经从一个着重从整体中突出重点的阶段,过渡到一个同时强调重点服务於整体的阶段。前一阶段的建设成果,客观上也已经为下一阶段的建设提供了能量。未来一年,政府将结合施政的连贯性和调节性,从两个方面入手,实行这一战略性的阶段转换,一个是从主体产业中属於人文性、专题性的部分入手,促进整体经济适度多元化,以及各个范畴的社会事业多元化;一个是深层建设,循着显性的公共生活课题,深入探讨隐性的社会矛盾,把握其根源和各种复杂的变数,促进不同社会利益和机会的合理分配。为了使各项社会建设获得较深层次的优化,我们更加致力於社会各种能力素质的打造与提升。我们将全面推动具普遍意义的人文精神建设,以及各个事务领域的伦理建设,同时致力於更加深广的行政革新和社会革新,将以民为本的精神,落实於创造市民更大的个人发展机会、更加舒畅愉快的生活感受,巩固及扩大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
…
二零零七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特区政府二零零六年施政总结
一. 过去一年工作简略回顾
在公共行政方面,我们继续巩固已有的改革,深化行政基建。经过历年的改革,集中取代分散的服务体制,电子接替人手的服务手段,已经成为公共服务的基本面貌。
政府从民政服务入手,取得具有推广意义的基层民意谘询经验,其中尤有新意的是,由部门高层人员采取主动,直接和市民对话,听取意见。
在中央机制的有效运作下,法律改革工作,在质和量方面,都打开了新的局面。政府亦以法务工作为杠杆,扩大了施政的透明度,加强了接受议会和市民监督的主动性。
因应社会状况并针对犯罪趋势,政府调整、部署及执行相关的对策,坚决打击犯罪活动,与社团紧密合作以预防犯罪,保障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过去一年,本澳整体经济恢复较快增长的水平。旅游博彩业快速发展,相关税收令人满意。新组成公司从数目到资本额均处理想水平。多个行业的业绩转趋理想。整体金融市场保持稳健,本澳居民存款总额持续上升。
CEPA的推展,深化了本澳与内地经济合作的层次。政府和业界的务实开拓,加快了对外交流和区域合作的步伐。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顺利举行,肯定了澳门作为服务平台的作用。刚建成的跨境工业区将成为制度创新的试验区。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本澳就业情况继续改善,一系列保障雇员应有权益的法制建设有序展开。促进中小企业的营运和发展的施政力度正在加强。
教育事业始终列於施政的优先位置,除了硬件和资源的加大投入外,教育法规的修订工作亦取得进展。
政府继续强化社会褔利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支援弱势社群,推广可持续的社会福利概念。继续推动全民保健和疾病防控,不懈建设健康城市。
政府十分重视市民居住环境的改善,旧区重整工作正按部就班开展。加快交通整治已成政府与市民的共识。主动并及早应对咸潮困扰,积极推动能源节约,强化社会环保意识。
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广泛而有层次地展开,普及和提高并重的原则得到市民认同。在逐步促进市民综合生活素质提升的同时,澳门亦迈开培养体育、艺术精英的步伐。我们鼓励阅读、推广科普,发展资讯科技,促进社会创新进步。
二. 施政所面对的问题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带来机遇,亦使一些矛盾有所激化。社会上既重新浮现了一些深层次的历史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我们过去从未面对过的新问题。起飞初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对中小企和市民形成相当程度的困扰,通货膨胀呈现上升的苗头,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十分凸显,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继续增大。追求物欲的、短视的价值观念渐见抬头,轻微罪案的困扰程度有所增强。
急速的社会变迁,施政上迫人而来的各种新老挑战,映照出政府工作的改善空间比预期更大,更具迫切性。提纲挈领的课题,依然在於施政如何充分体现公众的意志,体现社会发展的合理方向,从而在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下,达致施政的公信力最大化。
必须承认,我们部分的政策和措施,民意基础不够全面。一些决策,对推行的利弊缺乏全面的权衡。用施政手段代替施政的目标,单方面从操作层面观察问题,作出决定,成为少数部门的工作常态。这种施政模式,亦使一些工作落入个案思维的陷阱,未能从丰富的纵横联系和深广的施政意义上给予把握。
我们的施政智慧和艺术,仍有待优化。有的部门,受困於概念和理想,对有关事务缺乏足够的现实感和判断力;另一些部门则缺乏想像力,以及适当抽离的能力,只懂得机械工作,少评估,少反思,危机感与前瞻感不足。在某些政策上,我们也未能以圆熟的沟通,争取最大的社会支持。
上述情况,导致一些部门忽视公众对决策过程的参与,即使提出合理的政策措施,也不易取得社会充分的谅解、认同和合作,导致有关工作的开展,事倍而功半。
行政主导的施政形态,不但对各级官员的施政能力,而且对他们的施政伦理,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无所用心,但求自保,不愿承担,贪功诿过,用虚应故事遮盖工作的无能,用公关技巧掩饰施政的失误,这些现象在我们的官员中尽管十分有限,但确实存在。我们要求这些官员有所反省,改弦易辙,用市民满意的改善,证明自己的工作表现符合职位的要求。
对於上述主客观问题,政府清楚了解,并将以负责任的态度,透过未来的施政调整,积极落实解决。
…
二零零五年博彩业调查结果
根据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在2005年经营博彩活动的企业共8间,行业的总收益及总支出分别为497.3亿元(澳门元,下同)和238.9亿元,较2004年上升13%及5%;而反映行业经济贡献的增加值总额为295.1亿元,录得26%的增幅。 在497.3亿元总收益中,来自博彩服务的收益占95%,达473.9亿元,较2004年上升9%;而利息及其他收益则大幅飊升441%,合共23.4亿元。 行业总支出为238.9亿元,购货及佣金支出占66%,达157.4亿元,较2004年下跌3%;经营费用及员工支出分别为43.5亿元及31.0亿元,较去年上升1%及62%。
…
能源办会见的士司机互助会
澳门的士司机互助会郭良顺一行今天拜访能源业发展办公室,就政府计划在二零零八年推行天然气逐步应用於公交车辆作为车用燃料一事表达关注,向办公室反映业界意见。 到访的还包括副理事长关锦波、刘国兴、常务理事陈伯昌。一行获能源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山礼度、技术顾问朱嘉杰等人会见。会见中,郭良顺反映,的士业界支持政府基於环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而计划逐步在澳门推行天然气。但业界担心,现时使用的柴油的士与计划中的天然气的士存在较大的不同,将来如果一旦强制性推行天然气车辆,会出现车辆技术改装、或更换的负担;另外,他们亦担心将来使用天然气车辆时,其车种、维修、汽车零件,甚至气源、加气站设置、以致气价等技术和配套设施的配合问题,希望政府关注,以免届时对业界造成影响。 山礼度回应时表示理解业界的忧虑,亦非常感谢业界所反映的意见。他指政府在研究推行公交车辆逐步使用天然气时一定充分参考业界的意见。政府计划在二零零八年开始在公交车辆逐步引入天然气,是为配合政府引入较清洁能源的政策,使天然气除应用在发电方面外,也可应用到其他更多的领域,藉此减低废气排放,改善空气质素,长远更有利於保护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於业界所担心的车辆来源或其他技术等种种问题,山礼度回应指,天然气应用於车辆的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虽然如此,政府在计划推行有关措施时仍会十分审慎,必会经过长期和认真的研究、借镜其他地区经验、同时参考顾问公司的专业意见等,最后才研究和制定适合澳门特殊环境的实施方案,有关方案在出台前还必定谘询业界意见,待与业界充份沟通后再定出最后方案。
…
打击非法工作行动统计数字
根据治安警察局的统计资料,2006年10月,治安警察局及其与劳工事务局以及其他政府部门联合打击非法工作行动的统计数字如下:
稽查次数 55
稽查场所数目 63
稽查雇员总数 849
外地雇员人数 323
本地雇员人数 526 在稽查行动中,查获非法劳工64名。同时,移交检察院的非法劳工案件有25宗,涉及被拘者28人。 特区政府重申,雇用非法劳工的雇主可被判处二至八年徒刑,而雇用持有为他人工作许可的非居民,则按所牵涉的每一雇员科处一万至四万元罚款(澳门元,下同)。对於未持有工作许可而在澳门工作或在许可地点以外工作的非居民,除了可被科处五千至二万元的罚款外,亦可被处以两年内禁止在澳门从事任何劳务活动的附加处罚。此外,非居民为自身利益亲身及直接从事活动必须先取得为此效力的行政许可,若不遵守有关规定则可被科处二万至五万元的罚款,同时,两年内亦可被禁止在澳门从事任何劳务活动。 特区政府再次呼吁市民切勿以身试法,而要挺身作出举报,因为有效遏止非法工作的行为有赖市民协助。如确实获悉有非法劳工在澳门工作,除可致电治安警察局28573333或海关28559944作出举报外,亦可联系劳工事务局,电话:28338808(办公时间有专人接听,其馀时间有电话录音服务)或传真28550477,一切资料,绝对保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