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西湾大桥下层周日试用

本澳已踏入台风季节,为了让市民熟悉西湾大桥的外围交通网络,改善八号风球期间下层车道出入口的交通状况,西湾大桥下层车道将於周日(十五日)早上十时至下午五时开放试用,当局提醒当日有意试用下层通道的轻型汽车驾驶者,要留意路上的临时交通标志及交通警员的指挥,并尽量取道河边新街或民国大马路进入下层入口。 土地工务运输局、交通事务局及治安警察局交通厅今日(十三日)下午举行联合记者会,介绍西湾大桥下层通道周日试用安排情况。 当悬挂八号风球后,本澳多条跨海大桥及西湾大桥桥面将於一个半小时内封闭,西湾大桥的下层紧急通道随即会开放予轻型汽车行驶。由於有部份驾驶者反映不熟悉西湾大桥澳门半岛一方的外围交通运作,故寻找下层车道入口需时,造成交通挤塞的原因之一。因此,为让驾驶者熟习下层通道的使用,当局将於周日早上十时至下午五时期间开放下层通道让轻型汽车试用。这也是第三次开放下层通道让轻型汽车试用,当局将评估成效并视乎情况继续定期开放予市民试用。 过往在八号风球期间,大部分驾驶者选择直接由孙逸仙大马路往妈阁方向,经加路士一世船坞前回旋处、转入西湾湖景大马路再进入澳门往氹仔方向的隧道入口,此举造成隧道出口堵塞;因此,当局建议使用下层通道的驾驶者,应在西湾湖广场回旋处改道至何鸿燊博士大马路转民国大马路,再转入西湾湖景大马路,或取道河边新街进入澳门往氹仔方向的车道入口。 为了让驾驶者清晰西湾大桥下层通道试通车的交通运作,相关道路将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及安排交通警员指挥交通。由於下层车道是一条狭窄的单线行车道,驾驶者要遵守每小时40公里的最高车速限制及注意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


中乐团《云岭风情》音乐会 现云南少数民族风貌

澳门中乐团下周三(六月十八日)晚上八时将於文化中心小剧院上演《云岭风情》──郭亨基作品音乐会,献演一系列描绘我国云南地区的民族乐曲,呈现神州大地多个不同民族的人文特色和音乐风貌,为本地带来新鲜难得一闻的音乐珍品。 音乐会的演奏曲目全部为着名作曲家郭亨基的得力之作,包括《欢舞》 、《傣寨晨曦》、《滇池随想》、《彝家欢歌》、 《恋歌》、《大理风光》等,分别描绘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及梦想追求。为求能够传神地演绎出乐曲精髓,澳门中乐团特邀郭亨基亲自为音乐会执棒,精彩可期。 郭亨基是我国着名的作曲家及指挥家,对中国民族音乐深有研究。他创作了大量富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和歌曲,屡获奖项。他为许多电影创作的配乐,也广为人悉。他的民族管弦乐组曲《云岭风情》曾经被中央电视台录制并多次播放,备受海内外观众乐迷赞赏。澳门中乐团笛子演奏家蒋宁将演奏笛子和巴乌。巴乌是流传於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吹奏乐器,形如笛子,音色与单管簧相若,较之更为柔美动听。蒋宁技艺出众,精於传达作品内涵意境,曾获邀与多个着名乐团合作并多次出访外国,受到广泛的赞誉。 《欢舞》以彝族《阿细跳月》为主线创作而成,全曲热情欢快,描绘了山欢水舞的民俗风情画。在云南彝族、哈尼族和傣族同胞中,“彩虹”是吉祥的预兆,乐曲《彩虹》令人联想金桥越过高山,把不同民族的心愿连接起来,人们在彩虹之下翩翩起舞、尽情歌唱的美好景象。此外,还有展示“苍山云起、洱海秀色”、“椰林晨挑、河边嬉戏”,“篝火欢舞、月下流连”的《大理风光》、《滇池随想》、《打歌》以及《恋歌》等多首乐曲,无不呈现出动人的音乐景致。 澳门中乐团《云岭风情》音乐会将於六月十八日晚上八时於澳门文化中心小剧院举行,门票为澳门币60、40元,现於广星城市售票网公开发售。购票热线2855 5555,查询电话8399 6699, 8399 6666。


仔一建筑项目批给的回应

就仔柯维纳马路一兴建中建筑项目,土地工务运输局指出,有关建筑计划政府是依法进行审批,其覆盖率及容积率等方面都是符合行政指引,至於楼宇高度亦是合符航空安全条例的标准。
项目符合现行法规
位於仔西南部柯维纳马路靠近小潭山山脚的一个楼宇建筑项目,有关发展项目於二零零四年提出初研方案,其后於二零零五年土地承批人提出新的建筑计划,但仍维持土地的商住用途。鉴於仔居住人口增加和高度集中在中部,自西湾大桥启用后,仔西南部的交通日渐繁忙,社会对整治柯维纳马路一带交通网络以及改善周边泊车条件的诉求亦与日俱增;政府希望透过优化西南部的交通条件、居住和营商环境,从而改变目前仔人口过度集中在中西部的不平均分布状况。另一方面,考虑到土地承批人所提出的新建筑方案符合政府上述的规划理念,而该建筑项目所处区域周边非处於世遗保护区,亦非受特定规划条件限制的区域,因此,政府在审批该建筑项目时,是依照《都市建筑总章程》、《防火安全规章》、以及确保航空安全的第233/95/M号训令(航空役权)等相关规定和行政指引,来制定发展项目建筑物的高度。经各有关部门详细分析后,政府於二零零六年透过运输工务司长长第133/2006号批示批准新的建筑方案。
项目两年前已公布规划
为了向公众介绍政府有关仔西南部的未来规划,从而收集社会意见,土地工务运输局早於2006年8月举行“柯维纳马路的有关规划方案”的新闻发布会,当时亦包括该发展项目地段及周边的规划介绍。
另一方面,就关注的城市中出现“屏风效应”和“热岛效应”等问题,现行建筑法规除了控制楼宇高度外,还规范塔楼的设计、其形状、与公共街道的距离、塔楼之间的距离、塔楼窗洞的距离等,有关规范都会减低上述效应,而政府在日后构建城市规划体系中亦会作出考量及关注有关问题。


禽流感应变统筹小组加强紧急应变措施

因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再发现在多个街市所抽取的样本带有H5N1病毒而随即宣布封闭所有街市鸡档及有关店铺并扑杀仅馀活鸡。本澳禽流感应变统筹小组下设的技术小组於本年六月十二日早上召开会议,出席会议者包括民政总署、卫生局及新闻局代表。 禽流感技术小组於会议中决定,为加强处理一旦禽流感病毒在本澳禽鸟销售点出现的情况,除执行现行预防禽流感紧急应变措施外,亦会增加以下紧急应变措施: 本澳街市或市区内某一禽鸟销售点的抗原(H5)PCR病毒检测结果中出现阳性,被检出街市内的所有禽鸟档或市区内禽鸟销售点,需即时停业7日,并宰杀及销毁该街市或销售点内所有活禽鸟;停业整顿期间,相关从业员接受医学监察,7日后,经监察卫生部门研究评估后,在许可及条件可行情况下,准许相关街市禽鸟档或销售点售卖於批发市场内当日屠宰的禽鸟产品,监察卫生当局有权因应实际情况将上述所指之活禽鸟停售期延长至21日。 另外,会议中技术小组在检视防控工作后,认为目前采取的防疫工作有成效,相信预防禽流感的关键在於保证预防工作的落实执行。会议中小组亦达成一致共识,将加强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 增加抽取街市及市区内所有禽鸟销售点的环境样本,进行H5病毒检验。
- 加强与海关的联系,协助打击走私家禽的活动,防止未经检疫的家禽流入街市及禽鸟销售点。
- 加强监测野鸟的活动,持续定期到野鸟栖息地采集粪便进行H5病毒检验。
- 维持封闭全澳的观鸟园,防止市民与禽鸟接触。
- 近期在批发市场内安排禽流感应变预案的演练,并增加使用消毒剂,检查及巩固防雀网。
-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民政总署辖下的街市、民政总署各服务站、市民服务中心以及卫生局辖下的卫生中心摆放预防禽流感的相关宣传海报及小册子,教导市民如何预防禽流感及正确处理禽鸟产品的方法;
- 加强对内地供澳活禽注册场巡查,并派员前往香港及邻近地区,与相关部门联系了解近期情况。 倘市民发现有雀鸟死亡,可致电禽流感野鸟尸体处理热线:2887 0120。


可持续中心官式访京和穗 加强政策和城规研究交流

澳门特区政府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一行日前分别到北京和广东访问,期间拜访了中央和地方的核心政策研究机构,以及从事城市规划研究的单位,就澳门落实国家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深化粤港澳合作以及城市规划研究等一系列与澳门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听取意见,并进一步探讨加强与相关机构的交流和合作。 在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区联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可持续中心主任谢志伟、助理主任吴志良和郑华峰率中心人员一行於六月四日至七日赴京访问,期间,分别拜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在会面中,可持续中心一行了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下,中央拟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机构以及主管澳门事务的机构对澳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考虑和指导意见、中央核心研究机构的政策研究和决策谘询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在访问过程中,更听取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邹勇、国务院港澳办政研司司长艾学峰、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局长孙兰兰等对澳门社会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的意见,特别就落实国家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推动粤港澳合作等一系列与澳门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作出了较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为了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有关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目标、以至进一步探讨深化粤港澳合作以及实现提升澳门居民综合生活素质等施政目标,可持续中心正积极草拟和调整「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纲要」,藉以厘定澳门未来二、三十年的城市发展定位和策略,并作为政府日后进一步制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使澳门的城市规划能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空间和条件。 鉴於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可持续中心一行还在北京访问了两个城市规划研究单位,了解城市规划研究的调研过程和方法,就「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纲要」的草拟和论证工作听取了不同专家的专业意见,并分享了内地城规研究等的经验。 另一方面,可持续中心一行亦於五月廿七至廿八日期间出访广东,拜会了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港澳事务办公室、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双方就深化粤港澳合作、区域合作与分工、区域竞争优势、以至城规研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意见的交换,为双方在未来开展下一轮的合作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据悉,可持续中心是次北京和广东之官式访问,得到了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派出了研究室副主任李福荣、处长曲永冠和处长陈继光分别陪同出访,更得到了国务院港澳办的全力支持和协调,使可持续中心全面加强了与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可持续中心相信上述访问活动,将对该中心今后开展的策略和政策研究工作起着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在行政长官何厚铧的指导下,於二零零五年正式成立(前身为综合生活素质研究中心),零六年改组扩大职能,全面开展特区政府的政策和策略研究工作,为特区政府的智囊机关。该中心定期与本地、香港以至内地等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就不同的研究课题、社会问题等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和讨论;最近,更聘任了本地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首批的非全职顾问,以扩大和凝聚本地核心的研究力量,为开展地区的策略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政府短期内陆续推出公交优化措施

政府在徵集的民意基础上对《公共交通优化整治方案2008》内容进行优化,并争取在短期内陆续推出公交优化的措施,当中包括整治新马路及规管关闸酒店及娱乐场客运专车停车场等。 针对新马路的交通整治,交通事务局将争取在七月开始以试行方式推出三项措施,分别是在民政总署门前的斑马线扩宽为行人过路区、设置交通灯,以及在新马路设的士上落客区。为进一步加强整治并将新马路人流有效引导周边地区,改善区内营商环境,待有关措施推行后,当局将检讨初步成效,以安排在新马路试行“公交优先”,具体计划於周六、日及假期,将龙嵩街至营地大街之间的一段新马路列为交通管制路段,届时只允许巴士、的士等公共运输车辆,及救护车、消防车和警车等特许车辆通行,其它车辆不得行驶,并配合推出新马路循环线巴士服务,以改善该区交通及回应居民的诉求。 考虑到近年酒店及娱乐场客运专车数量不断增加,对关闸、外港码头等出入境口岸及市区道路交通构成压力,当局将按先后缓重整治上述口岸大型客运上落客场地。其中,关闸酒店及娱乐场客运专车停车场将争取在八月推行有关整治计划,计划主要是更改该停车场由牧场街进入,届时原来入口改为出口,引导酒店及娱乐场客运专车经何贤绅士大马路分流外,还会安装栏杆、兴建临时行人天桥连接该停车场与关闸工人体育场行人道,以分隔人车。此外,为配合关闸边检大楼第二期扩建工程施工,当局将评估情况,再作出相应安排。 至於九座位小巴的引入,政府会继续因应社会需求和不同地区的道路特点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制定具体线路,以满足市民和旅客对公共客运服务的需求。 因应两巴特许经营合同十月届满,政府会继续积极与两巴进行磋商洽谈,并按既定时间表完成有关巴士经营权延续工作。政府深明此项工作非常艰钜,在磋商过程中,一方面要回应市民对於巴士班次及舒适度等方面的诉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巴士公司的经营成本、司机短缺,以及燃油费不断上涨等问题,务求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再者,有关票价补贴机制及引入服务质素评核机制也会纳入磋商之列。 至於构建步行系统方面,当局将按照社会主流意见,具体落实线路的走向,
具体落实线路的走向建议,相关研究报告预计在十一月推出。


《公共交通优化整治方案2008》谘询共收近470条意见建议

《公共交通优化整治方案2008》的谘询工作经已完成,从不同渠道共收集到466条意见和建议。总结谘询报告,近70%意见关注到巴士服务水平的提升,其馀依次是新马路试推公交优先的措施、酒店及娱乐场客运专车的规管及步行系统。 由政府运输工务范畴辖下部门代表组成的「公共交通政策小组」(下简称「小组」)草拟的首份《公共交通优化整治方案2008》,已於今年3月19日至4月18日公开谘询社会意见。 谘询期间,小组共进行了九场说明会、两场落区实地了解交通环境;另透过电视台、电台节目和团体办的市民论坛等形式,广纳社会意见和建议,为期一个月的谘询期合共收集共466条意见和建议。 当中,67%(约312条)是有关巴士服务的优化问题,包括引入巴士服务竞争机制(包括释放巴士路线经营权和计划引进九座位小巴服务)有关;18%(约84条)是与新马路试推公交优先的措施有关,10%(约47条)是关注酒店及娱乐场客运专车的规管,馀下5%(约23条)是步行系统之意见。 总结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在巴士服务优化方面,大部份意见关注到现有巴士服务问题,当中主要反映在“搭车难”,尤其在上下班繁忙时段;意见中亦多不满巴士站点和路线重叠、迂回,及巴士服务质素欠佳等,正因如此,约95%意见是支持政府透过开放巴士路线经营权达至优化巴士服务的目的;并赞成政府对巴士服务引入服务质素评核机制。意见亦认为日后参与经营的巴士公司不宜超过四家,两家巴士公司间应设转乘服务,并建议政府加强对巴士公司的监管,优化巴士路线、减少站点数目和路线重叠;同时提供“点对点”的快速巴士服务,设快速巴士干线疏导人流,政府还应好好利用开放路线经营权的契机增加对巴士服务监管的主导权。 票价补贴方面,意见一般都是支持,但由於补贴是社会公共资源及经济成果的分享,故补贴政策必须惠及普罗大众而非直接补贴巴士服务,因此补贴须针对长者、儿童或有需要的群体。但无论补贴形式如何,均要做到补贴方式公平合理及有效监管。 人力资源方面,面对现时司机短缺问题,意见建议政府以倾斜政策加强培训,同时可参照其他地方的驾驶资格过渡办法,研究驾驶员资格过渡升级的可行性,如将D牌(巴士)分设三个级别,包括D1(十四座以下巴士)、D2(二十座以下巴士)、D3(大客车);持B牌和驾驶者安全行车五年并经申请获批后,可升至D1或D2牌等。 对於较具争议的引入九座位小巴的问题上,有63%意见反对,当中绝大部份来自运输业界,其中的士业认为引入九座位小巴会对部现有的士经营构冲击,且在未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时,还会令司机人手更紧张,增加路面交通负荷及汽车废气等。除运输业界外,反对的市民占少部份,支持的则以旧区居民为主,认为九座位小巴可以补充现时巴士和的士服务不足,有利居民出行;但无论是持反对意见的业界抑或是市民,部份共同意见认为,倘若政府决定落实引入该小巴服务,应改为十四或十六座位小巴,这更具经营效益,同时该小巴经营不得由原有两家巴士公司经营,免造成垄断。 新马路交通整治计划约占69%意见支持政府在新马路试行公交优先计划,并赞同在民政总署门前的斑马线扩宽为行人过路区、设交通灯,以及在新马路设的士上落客区的设施。 至於酒店及娱乐场客运专车的规管,绝大部份意见是支持政府作规范,部份业界更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将何贤绅士大马路单一车辆出口处扩宽等,至少可以同时让2至3辆穿梭巴士驶出。而运输业界更建议,各酒店/娱乐场客运专车上落客时间仅以10至15分钟为限;逾时者按分钟缴费;但有旅游业界认为收费对财力雄厚的博彩公司起不到作用,反而增加中小型旅行社经营压力。 市民方面,大部份意见希望政府加快对酒店娱乐场客运车辆规管,尢以关闸居民声音最强烈,其原因是这些客运车已对关闸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冀政府重整关闸口岸酒店专车停放区及行驶路线,限制每间公司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还要监管其发车频率及数目等等。此外,亦有建议认为,要彻底解决交通挤塞问题,限制车辆增幅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尤其是私家车及酒店及娱乐场客运专车。 另外,社会大众普遍对政府提出步行系统构思表示支持,有建议政府可试行结合本澳未来发展需要全面研究关闸口岸整治,分阶段发展步行系统。


澳门企业家代表团赴福建福州参加「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技部、国家建设部、国家教育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之「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第六届6‧18」)将於本年6月18至20日在福建省福州金山展览城举行,交易会主题为“项目—技术—资本—人才”。 为了加强澳门与海西(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以及在去年闽澳高层会晤共识下,应福建省人民政府邀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作爲「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的主办单位之一;特区政府将组织政府及企业家代表团参加是次活动,同时亦在交易会期间设置「澳门馆」。 代表团一行将在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率领於本月17日从澳门出发前往福州市参加「第六届6‧18」活动,为让澳门企业代表进一步了解福建的投资环境,代表团成员亦会参加项目对接会及进行考察访问活动。 「第六届6‧18」的「澳门馆」由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下称贸促局)、澳门生产力科技转移中心(下称CPTTM)共同筹办,有10家本澳企业参展;「澳门馆」面积为105平方米,重点为突出及展示澳门在高新技术与科技产业的形象及科技产品成果,以及介绍澳门的最新营商及投资优势及推介第十三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等。


卫生局吁停服药品Soloslim

根据香港卫生署的公告,产品 “Soloslim” 掺杂有西药成份 “西布曲明(sibutramine)” 的类似物。澳门卫生局的资料显示,上述产品从未经卫生局批准进口。然而,为保障公众健康,卫生局除密切留意有关产品在本澳流通的情况外,现呼吁市民不要购买并停止服食上述产品。 “西布曲明” 具有压抑食欲的效用,其副作用包括引致血压上升及心跳加速,有心脏病人士不应服用。“ 倘若市民已购买上述产品,应立即停止服用并送往卫生局药物事务厅处理 (地址: 士多纽拜斯大马路51号华仁中心二楼)。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84997067或於办公时间致电85983523向药物事务厅查询。


房屋局接获一宗购买经屋的疑似骗案

近日,房屋局接获一宗关於购买经济房屋的疑似骗钱的个案,事缘一名经济房屋轮候家团申请人,认识了一名自称是房屋局职员的男子,名字叫亚辉。亚辉哄骗事主只要付钱就可以安排加快购买经济房屋,遂先后两次付款共一千七百元澳门币予亚辉,希望能代为安排。其后亚辉相约事主於6月9日下午到房屋局办理买屋手续,事主如期到达并要求买屋,经职员翻查资料,并向其解释现时的轮候情况后,事主始知被骗。 在上述事件中,事主受到不法之徒的诱骗而招至金钱损失,为免再有同类事情发生,房屋局重申,在申请人递交经济房屋竞投报名表后,会对符合条件之家团,根据其居澳时间、居住环境、收入及群体结构等进行计分和排序。一经排序,所有轮候次序必须经多重审批后才能调动,而且是绝对不会因之而超前,同时会根据排名次序和经济房屋供应量,以正式公函通知获甄选之申请人在指定时间内,亲身前往选购房屋。而在整个递表和排序的过程当中,申请人是不需要缴付任何费用。 当局呼吁市民如遇同类情况,不要轻易相信,应立即报警求助,将骗徒绳之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