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最后一名失去联络的澳门居民已安全返澳

就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受强烈地震所引发的海啸事件,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总办事处(853)315566今(6日)接获一个查询及一个要求提供资料的电话。 由12月27日中午起累积至1月6日,总共接获72个电话,包括24宗查询、28宗要求协助及20宗向旅游局提供资料的个案。 旅游局获悉,本澳旅行社一直未能联络上的最后一名澳门居民已按照机票的指定时间,於昨(5日)乘坐飞机返回澳门。 在发生海啸事件之后,旅游局立即与全澳旅行社联系,透过有出团或代辨机票前往受影响地区的旅行社,联络身处当地的澳门居民,跟进所有个案,至今已跟这批人士取得联系,得知各人安全。而葡国驻港澳领事馆指出的五名失踪澳门居民,现时仍然下落不明。 身在布吉的两名义工今(6日)返回曼谷,志愿医生继续留在布吉协助跟进核对基因(DNA)测试结果的工作。 旅游局派往泰国的工作人员继续为受海啸影响的澳门居民提供各方面协助。旅游局会继续密切留意事态的发展。


今年第4期《澳门医疗与健康》杂志经已出版

今年第4期《澳门医疗与健康》杂志经已出版,这一期报导了澳门成功成为世卫健康城市联盟的创会会员;崔世安司长率团参加世卫西太区第55届会议;崔世安司长出席2003年度捐血者嘉奖典礼;澳门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崔世安司长出席澳门健康城市汇报大会;报导了澳门医疗改革谘询委员会法律谘询专责小组会议。 为了提高居民对健康城市的认识,刊登了"如何实施健康城市计划″等文章。为了全面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居民的营养意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预防及控制疾病,本期继续刊登"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之六:维生素之一″及健康儿歌《均衡饮食益健康》。为了使居民注意安全使用药物,刊登了"药物安全专辑(一)″等中西医学专家防治疾病的经验。为了提高居民对医药学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认识,新增了"法律新知″专栏,刊登了"修改自愿中断怀孕的法律制度″及卫生局通告:批示第6/SS/2004及7/SS/2004号等。 本期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中葡文并列,有助读者了解卫生局的活动概况和增加医学科学知识。稍后,居民可到各大图书馆和社团、学校查阅,公务员可到其部门查阅,也可到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公共关系室索取,数量有限,送完即止。《澳门医疗与健康》杂志编辑委员会欢迎卫生局及澳门医务界的医务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澳门的医疗水平,造福澳门市民。有意者请致电:5976207或传真:308565或电邮至电子邮件信箱:ssiao@ssm.gov.mo与编辑部副主任尤淑瑞联络。


南亚地震海啸灾难事件对市民带来的心理影响

南亚地震海啸的大灾难伤亡惨重,灾情严重日益彰显,市民连日来透过传媒看到相关报导,部份市民可能感到担扰及不安,对於最近曾到过那些地方旅游,劫后逃生的人士来说,灾难事故而感到短暂困扰和压力反应是正常现象。 有鉴於此,社会工作局特提供以下资料予市民参考,以作情绪方面的纾缓。 自然的心理反应
经历罕有的天灾而产生的暂时心理不安是自然和正常的心理反应。若市民曾经亲身到过遇难的地区或有亲友在该处生活,这些不安的反应变得更为强烈。这些反应包括暂时感到失去安全感、焦虑和悲哀,从传媒见到的画面在脑海中重现影响睡眠等等。能够明白和接受这些是正常、自然及暂时的反应,会有助减少不安的感觉。 有效的纾缓方法
1) 肯定合乎现实的想法
虽然灾情的发展很值得关注,但对大部份的市民来说,他们仍然过着安全和正常的生活。从灾区回澳的市民,可多提醒自己现在已身处安全的地方,身边有家人和朋友相伴。这些肯定自身安全的现实想法有助减低过份的焦虑。 2) 亲友间的互相支持
与亲友倾谈对事情的感受不单可以纾缓不安的情绪,亦可达到互相支持的效果,并且增进彼此的感情。 3) 纾缓身心的活动 适当的运动及松弛方法可减少焦虑不安的情绪。 4) 紧守个人岗位
紧守自己在家庭、工作和社会的岗位,有助保持身心健康及应付困难,减少不必要的疑虑。因应个人的能力,捐助有需要支持的灾民亦有助提高我们对灾难救援过程的控制感。 5) 选择适合的传媒报导
若对传媒报导的画面感到不安,便应有选择地接收传媒的讯息,避免接触令自己困扰的画像。 结论
对於人命伤亡惨重的灾难事件引起的反应因人而异,而个人对事件的看法、过往经验、个人性格差异及外在环境和亲友等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反应。天灾祸害会令人感受生命无常,部份人士觉得要珍惜每刻生活,关爱周边的人,更积极投入生活;一些人则感到生命的脆弱,难於掌握,唯尽情享受,尽兴今朝等不同的想法。 无论怎样,对灾难事故带来的不安、担忧及压力都是正常表现。倘若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亲友,因是次不幸事件而促发持续及严重的不安,以致影响日常作息,工作或社交生活等,便请考虑及早寻求专业的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
社会工作局已设立电话热,为受地震海啸事件影响的人士提供辅导服务,电话:221945 市民亦可浏览以下相关网页 : 教青局( www.dsej.gov.mo ) 、教育资源中心( www.dsej.gov.mo/cre )和教育心理辅导暨特殊教育中心( www.dsej.gov.mo/cappee ),及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的网页( http://hkps.org.hk/dcp )有关创伤后压力理适应的资料。
资料提供:社会工作局
(部份资料转载自香港心理学会)


教育暨青年局针对南亚地震和海啸灾难 制作出学生心理辅导处理建议

教育暨青年局针对近日南亚地区发生严重地震和海啸,制作出“学生因灾难事件感到惊慌,校方和师长的处理建议”,以便校方和师长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减轻他们因这次灾难事件引起的困扰。 最近南亚地区发生严重地震和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相信许多儿童和青少年透过媒体看到相关报导。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对自然灾难产生惊恐、担忧和不安,加上曾有学生随家长到过这些地方旅游,其不安的感受表现得更为强烈。有鉴於此,教青局特制作有关建议,详情请浏览以下网页:教青局( www.dsej.gov.mo )、教育资源中心( www.dsej.gov.mo/cre )和教育心理辅导暨特殊教育中心 ( www.dsej.gov.mo/cappee ),以及在澳门广播电视中文台每日6时45分至7时15分教青局向广大市民发放信息时段提供的节目内播放。


澳门旅游局未有接获任何新的求助电话

就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受强烈地震所引发的海啸事件,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总办事处(853)315566今(五)日未有接获任何电话。 应泰国有关部门的呼龥,澳门失踪者的最后一名亲属於今(五)日 离开布吉返回澳门,现时没有失踪者亲属在布吉。 身在布吉的两名义工明(六)日前往曼谷,但志愿医生继续留在布吉协助跟进核对基因(DNA)测试结果的工作。 至於在海啸事件中受伤的一名居澳葡藉人士,仍然在曼谷的医院接受治疗,他的两名儿子已伤愈出院,目前在医院陪伴父亲。 旅游局派往泰国的工作人员继续为受海啸影响的澳门居民提供各方面协助。一些失去旅游证件的澳门居民,在旅游局协助下已於昨天返抵澳门。 旅游局会继续密切留意事态的发展。


法律草拟及法律技巧深化课程

法律及司法培训中心按照本年度行政法务范畴施政方针中有关法律培训的重点内容,继续加强对本澳法律专业人员在法律草拟方面的培训。培训中心与葡萄牙天主教大学法学院合作举办“法律草拟及法律技巧深化课程”,课程已於今天(4日)开始,将於2月4 日结束。 自特区成立以来,特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法律培训工作,投入大量资源致力提升法律人员的专业水平,务求加强特区法律人才的力量,加快落实特区的行政及法律改革工作。法律及司法培训中心亦积极配合,不断为特区公务人员提供学习、进修及巩固法律知识的机会。法律及司法培训中心主任尹思哲在开学礼致词时表示,在培育及提升法律草拟人才能力的工作方面,法律及司法培训中心由2002年年尾至今,分别举办过多个以中文或葡语授课的法律草拟课程,除了在本澳进行培训外,培训中心亦加强与内地及国外培训机构的合作关系,务求让特区公务员吸取更广泛的专业知识。特区公务员已先后前往北京大学法学院、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法学院进修法律。培训中心这次举办“法律草拟及法律技巧深化课程”,目的是提高学员在法律草拟及规范性技巧、法律研究及立法方法的能力。课程由葡萄牙天主教大学法学院协助举办,派出四名相应课题的资深导师前来澳门授课,为期一个月,逢星期一至星期六上课,每天四个课时。葡萄牙天主教大学法学院代表Henrique Mota在开学礼上表示,葡萄牙天主教大学法学院很荣幸能与澳门特区法律及司法培训中心合作举办是次的课程,并希望藉着这次的合作经验,加强日后与特区的交流和联系。 本课程包括“法规草拟及技巧”和“立法方法”两个单元,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立法技巧的入门概念、法渊源对法律定性的影响、解释及填补法律漏洞、法的基本概念、行政判决与行政行为的依据;法律规定在时空上的竞合、现行法律模式的法渊源、有关法律文件权能及形式的选择:标准与限制、草拟法律文件的各项步骤、执法、修改程序、葡萄牙现今法律制度的概述和总结。 参加课程的33名学员分别来自特区政府的16个部门,包括: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行政暨公职局、法务局、民政总署、财政局、金融管理局、警察总局、海关、治安警察局、卫生局、教育暨青年局、社会工作局、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澳门理工学院人力资源及研究中心、立法会及终审法院院长办公室。


行政当局选出六公共停车场经营者

为了理顺泊车问题以至进一步改善本澳的泊车管理,行政当局於去年九月就六个公共停车场的经营管理权进行了公开招标。经过对收集的标书进行评审后,选出六家公司分别经营,有关经营管理合约并於本年一月一日起正式执行。而该六个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均由政府透过相关法规规管,任何收费的调整均须经行政当局审批。 该六个停车场分别为「南湾」(南湾湖 –– 栢湖)、「污水处理站」(黑沙环污水处理站侧)、「华士古达嘉马花园」(华士古花园地库)、「栢乐」(港澳码头)、「栢力」(回力娱乐场侧)及「宋玉生广场」(宋玉生公园地库 ─ 栢盈)。土地工务运输局在评审标书的过程中,考虑了竞投者承诺履行的投资计划、相关经验、投标者能否提升停车场的经营和管理技术,以及竞投者是否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等因素。 经过谨慎的评审后,行政当局选出了如下六家公司:联英行有限公司 (柏乐多层停车场)、澳门回力球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柏力多层停车场)、澳门泊车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南湾多层停车场)、科阳泊车管理有限公司(宋玉生广场多层停车场)、长城保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多层停车场),友信行有限公司(华士古达嘉马花园多层停车场)。 行政当局期望透过引入不同的经营者,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公共停车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最终让本澳居民受惠。


《文化杂志》中文版第52期出版 探讨乾隆朝澳门港洋泾浜译语

[特讯]由文化局出版发行的大型学术性季刊《文化杂志》,主要刊载有关澳门历史文化研究的论文,亦经常转载该局主办的学术研究奖学金获得者已被评定的研究成果(包括阶段性研究成果或总结性文章)。该刊中文版第52期今日发行。 本期刊出三篇有关澳门的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论文:巴塔娅〈20世纪50年代澳门土生葡人口语遗存研究〉、胡慧明〈《澳门纪略》反映的澳门土生葡语面貎〉、刘月莲〈《澳门纪略》附录〈澳译〉初深〉。在历史研究专题方面有华涛〈大航行时代初期欧洲的东亚观〉、罗德里格斯〈菲律宾在东亚的影响(1565-1593)〉、特谢拉〈16-17世纪从菲律宾前往东南亚葡占领地的传教团〉、马锦强等〈关於1849年“詹姆士‧岑马士(James Summers)事件”两则珍贵史料〉。 文学方面,本期刊有葡萄牙两位教授有关澳门文学史话的译稿:洛瑞罗质疑贾梅士在澳门的传说和坡斯述介荷兰作家斯劳乌埃霍夫所描写的澳门情景。尚有姚京明译出当代葡萄牙大诗人安德拉德的诗集《白色上的白色》并撰写专文〈我用诗歌去爱〉加以评论。另,2004年6月10日贾梅士纪念日,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代表团一行专程到白鸽巢公园参加中葡诗人朗诵活动,本期选刊了港澳台及内地几位诗人在葡萄牙和澳门创作的诗歌作品,生动地反映了澳门作为“诗神的一个梦幻岛”的罕为人知的一面。 《文化杂志》创刊迄今已有十八年,作为研究澳门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学术季刊,采用「中文版」和「外文版」两种独立组稿的不同文本出版,以适合中、葡、英等多个语种的读者所需。该刊旨在推动东西文化交往、探讨澳门独特个性及中外文化互补的历史内涵,藉以促进澳门与海内外的学术交流。文化局为方便本澳读者及愈来愈多的来澳学者搜索澳门研究资料,在澳门中央图书馆、澳门历史档案馆、观音莲花苑特设《文化杂志》优惠发售点,凡选购或补购各期《文化杂志》达四册者即获半价优惠,亦欢迎市民到本澳各大图书馆借阅。


卫生局医务人员踊跃报名救灾

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三位医务人员参与第四支国家卫生救援队,前往斯里兰卡地震及海啸灾区的消息传出之后,在卫生局内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目前再有十一位医务人员报名,志愿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现时正积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以及国家卫生部联络,争取尽快安排第二批澳门特别行政区志愿救援人员出发。卫生局方面,将会尽能力继续提供各种救援工作,包括物资、药物及医疗器材等。
由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安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联络,及国家卫生部批准后,澳门特别行政区仁伯爵综合医院外科医生李安定、深切治疗室医生李小平和急诊室护士李淑娴三名志愿医务人员,於一月三日启程赴北京,即将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斯里兰卡海啸灾区,协助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工作。三位医务人员在首都机场受到澳门特区政府驻京办事处和国家卫生部有关人员的热情欢迎,并接受了内地传媒的访问。 这是澳门回归以后,第一次派出志愿人员参加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南亚地震及海啸大灾难发生后,在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澳门社会各界充分发扬团结互助与仁爱的精神,捐钱捐物,尽力为受灾国提供援助。医护人员也踊跃报名,要求前往灾区参加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第一批志愿人员出发后,立即有新的志愿者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已经超出预想的数字。


入住避寒中心人数

社会工作局辖下的避寒中心由2004年12月28日至今日为止,共14名人士留宿於避寒中心,分别为2名女士,12名男士。而在此期间本局工作人员曾於3个晚上,深夜在街上寻找了24名露宿者,并派发15张棉被及21件外套予他们,现时该避寒中心仍然对外开放给予有需要人士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