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筷子基平民新邨奠基儀式
筷子基平民新邨今日(星期日)舉行奠基禮,預計可提供884個社會房屋單位,標誌著政府正有序地落實公共房屋之供應,協助有住屋需求之低收入家庭。 該工程由兩座大樓組成,一座由6樓至30樓為社會房屋單位,住房類型包括有:T01-開放式單位100個、T1-1房1廳單位100個、T2-2房1廳單位100個及T3-3房1廳單位100個,合共400個單位。 另一座由8樓至29樓亦為社會房屋,共有484個單位,其中T01-開放式單位440個,T1- 1房1廳單位44個,都設有平安鐘及煙霧感應器,因專為安置長者居住,而在6樓及7樓亦設有長者活動場所。 按照規劃,除住房單位外,尚設有公眾停車場可提供汽車及電單車位共357個、托兒所、青年綜合中心及庇護工場,此外,亦設有約二千一百平方米的花園平台,用作休閒活動。而在大樓旁亦興建一所學校,可提供小學教室16間,幼稚園教室4間及其他多用途的教學空間。 隨着筷子基平民新邨的建設以及相關的社會設施相繼落成,除可優化居住環境外,亦將提高市民的生活素質。 『筷子基平民新邨奠基儀式』主禮嘉賓有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賈利安、房屋局局長鄭國明、發展商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等。
…
特區政府人員赴馬考察 了解旅遊設施發牌制度
澳門特區政府多個部門組成訪問團往馬來西亞考察,了解當地部門發出旅遊設施牌照的程序,汲取經驗完善澳門的發牌制度,以配合澳門旅遊業不斷發展的需要。 隨著多項大型酒店度假村及娛樂基建落成,澳門需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旅遊設施發牌制度以配合市場的發展。因此,特區政府多個部門組成訪問團專程到馬來西亞展開四天考察行程,了解當地政府對酒店、餐廳及其他旅遊設施的發牌制度和有關流程的實際操作情況,作為特區政府的借鑒。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發出執照暨稽查廳廳長陳露表示,「在修改本澳酒店及同類形場所的發牌制度過程中,其他國家及地區的相關經驗對我們起重要參考作用,可以了解他們的旅遊發展新趨勢及新產品,並學習處理/解決發牌制度的技術問題。」 考察期間,訪問團一行與吉隆坡市政廳的發牌及城市規劃部門以及旅遊宣傳部門的代表會面,又到雲頂高原的娛樂設施、吉隆坡會展中心及多間餐廳食肆等地方考察,當中不乏具參考價值的個案,有助澳門進一步改善現行的發牌制度。 十二人訪問團於週六(28日)啟程,成員包括旅遊局、民政總署、消防局、衛生局及土地工務運輸局的代表。 早前,行政長官到馬來西亞進行官式訪問,加強兩地關係,尤其是旅遊範疇的合作。兩星期後,特區政府人員到馬來西亞考察,顯示兩地政府正積極展開交流活動。
…
公共房屋興建安排
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消息:政府公共房屋興建協調小組今日(星期五)向行政長官呈交公共房屋興建計劃初步報告,報告闡述政府公共房屋興建的落實構思,供應數量的優先次序及用地規劃安排。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表示,“初步計劃報告是表明政府落實公共房屋的決心和實施具體行動的重要一步,政府會全面推進一套清晰及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房屋政策,在善用公共資源原則下,積極協助有實際需要的家庭解決住房問題。透過一系列的措施,按照先後緩急的原則,幫助經濟能力不能負擔市場租金的家庭租住社會房屋;協助具一定經濟能力,但又有困難在私人市場上購買房屋的家庭自置居所。” 初步報告中主要按照土地工務運輸局有關2007年澳門特區政府房屋規劃概要說明本澳現有土地之分類、地段面積及土地之現況,並闡述房屋局現有公共房屋之已興建、規劃興建、再利用及合併其他土地資源再發展之情況,其目的是讓市民大眾清晰未來的興建藍圖,亦顯示出政府對公屋興建的決心和信心。小組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作深入研究,將於年內提交進一步具體的公屋政策詳盡方案。 經綜合評估了在未來數年公共房屋用地規劃情況,倘以一個T2單位(二房一廳),實用面積為35.5平方米計算,公屋單位的供應具體分佈大致如下:(參見附表) 一、 已落實及公佈興建公屋地段,約可提供3,000餘個公屋單位(800餘個經屋單位,2,000餘社屋單位); 二、 土地將確定或轉換為公屋用途地段,約可提供8,000餘個公屋單位(3,000餘個經屋單位,5,000個社屋或經屋單位); 三、 研究現有社會房屋重新發展的公屋地段,約可提供4,000餘個公屋單位(3,000餘社屋屋單位,800餘個社屋或經屋單位); 四、 政府規劃用地,需與租借人磋商轉換作興建公屋地段,約可提供1,000餘個社屋或經屋單位; 五、 多渠道推進公屋興建,如主動覓地、舊區重整、私人或慈善機構參建公屋地段,約可提供1,000餘個社屋或經屋單位。 按照上述地段興建進度的初步推算,預計至2009年底可爭取逐步建成約8,000餘個公共房屋單位;而其餘的供應單位政府會按序於五年內逐步完成承諾興建供應數量,並會適時評估需求的變化,作出相應微調跟進。 他補充說,“專責小組將於五月中下旬啟程往新加坡參觀訪問,稍後亦會到鄰近的香港交流,透過借鑑鄰近地區成功的經驗,期望盡快擬定出一個較現代化且符合澳門實際居住需要的方案。 劉仕堯強調政府一直以實務的態度,廣泛聽取各階層市民對公共房屋的訴求,政府今後將依據居民對公共房屋市場的需求來決定興建進度和供應規劃,包括提供適量的公共房屋規劃用地、提供財政資金保障和有序進行施工興建等。政府亦會從多角度及積極有序地推進公屋的興建,這還包括鼓勵私營機構參與公屋房興建,特別是非營利性慈善組織參與,又或研究工廠大廈改建公屋的可行性等;政府亦會利用興建公屋的契機在符合核准地積比率的情況下,改善居住環境、社區設施及周邊交通配套。 政府早前成立跨部門公共房屋興建協調小組,主要負責協調相關的職能部門,推動、跟進與落實政府的公共房屋興建計劃以及統籌相關的宣傳推廣工作。小組由運輸工務司司長擔任組長、運輸工務司辦公室主任擔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房屋局局長及相關人員等。 另外,政府於今年內進行整體公共房屋法例的修訂工作,將主要就有關申請資格等問題進行研究修訂,以便更好地合理運用公共資源,協助有實際需要家庭解決住屋問題。
…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隨著澳門近年經濟的急速發展,澳門人口的特徵亦出現了變化。統計暨普查局於2006年8至9月期間進行的2006中期人口統計,對澳門最新的人口狀況作深入了解。該局繼去年底公佈2006中期人口統計的初步結果後,現公佈更詳細之總體結果。 近五年人口增長速度加快;人口老化不容忽視 2006年8月下旬澳門的居住人口有502,113人,較2001人口普查增加15.4%,這五年的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2.9%,比96中期人口統計至2001人口普查期間的年平均增長率(1.0%)高,顯示近五年澳門人口的增長速度加快。 由於外來人口的湧入,令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佔總體人口比例由五年前的7.3%輕微下降至2006年的7.0%。而居住人口年齡中位數為35.3歲,比五年前增加2歲。另一方面,量度人口老化的另一指標,即老年人口與0 - 14歲的少年兒童人口之比例的老化指數,由1996年的26.7%升至2001年的33.6%,隨後五年進一步攀升,在2006年達46.3%。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而出生人數相對較少,澳門跟世界很多國家/地區一樣,人口步入老齡化。 老年人口比例路環及望德堂最高、氹仔最低;近四成人口曾遷居 各堂區人口數目繼續以花地瑪堂區最多,超過二十萬人,該區的0 - 14歲少年兒童人口比例(16.7%)亦居各區之首;而老年人口比例以路環及望德堂最高(10.0%),氹仔則最低(4.4%)。 在過去五年間,38.2%的居住人口曾遷移居所(包括移入澳門或在澳門內轉換居所)。氹仔約一半的人口是在近五年內遷入該區的;而五年內沒有遷居的人口比例以聖安多尼堂區最高,佔該區人口70.6%。 人口密度輕微回升 由於填海工程不斷進行,澳門的陸地面積由2001年的25.8平方公里增加至2006年28.6平方公里,但近五年土地的增長速度(年平均增幅2.1%)低於人口增長速度,令人口密度回升。2006年的澳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7,556人,較2001年的16,870人有輕微的回升,但較1996年的每平方公里19,352人則有所下降。 各堂區中,人口密度最高的仍然是聖安多尼堂區,每平方公里超過十萬人,而路環的人口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只有433人。 居住人口中未婚比例微升 居住人口當中未婚比例為42.7%,較2001年微升0.7個百分點。在15 - 29歲,以及60歲及以上的居住人口中,未婚的男性比女性多約一千五百人;而在30 - 59歲組中,未婚男性則比女性少一千四百多人。另一方面,分居/離婚的人口所佔比例較五年前增加0.7個百分點。 住戶趨向小規模,一屋多伙較少見 每住戶的平均成員數目為3人,較1996年的3.38人及2001年的3.14人為低,反映住戶規模持續縮小的趨勢。而居住單位的平均住戶數目亦在下滑,由1996年的每單位1.05戶下降至2006年的1.02戶。一屋多戶的情況已較少,而每居住單位一戶的佔大多數(96.8%)。另一方面,2006年全澳有18.4%是屬於一人居住的“單人戶”,較2001年上升1.3個百分點。 居民學歷有提高 僅具有小學及以下學歷的居住人口比例在2006年為43.0%,與2001人口普查比較下降11.6個百分點;而完成高中教育及以上的佔32.4%,較五年前上升9.4個百分點。 最多人在家中講廣州話,近四成人口懂普通話 三歲及以上的居住人口中,有85.7%在家中使用的語言為廣州話,而講普通話及其他中國方言的則分別佔3.2%及6.7%。花地瑪堂區有8.4%的人口是以福建話為家中常用語言,而在路環則有11.9%人口以英語為常用語言。 按懂得的語言統計,三歲及以上的居住人口中,有91.9%懂廣州話,38.5%懂普通話。 殘障人口佔千分之十七 “受身體、精神或情緒方面的健康狀況影響,以致即使應用了輔助器具,在行走活動/生活自理/與人溝通/進行其他活動時仍有困難(不少於6個月)而需要其他人協助”的人士,在2006中期人口統計中歸類為“殘障人口”。全澳共有8,298名殘障人士,佔總居住人口1.7%,當中男性佔42.8%,女性佔57.2%。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殘障人士的比例為13.4%。另外,近七成的殘障人士表示曾接受如醫療康復、特殊教育、經濟援助等由政府或其他機構提供的服務。 租屋居住的住戶比例上升 有72.9%住戶的居所屬於住戶成員的自置物業,而23.3%的住戶則租住其居所。與2001年比較,居於自置物業的住戶比例下跌3.8個百分點,而租屋的住戶比例則上升4.3個百分點。 居於自置物業的住戶中,除71.0%無需支付樓宇按揭供款外,其餘住戶每月樓宇按揭供款的中位數為2,642澳門元,較2001年下降5.6%。在住戶繳付的住屋租金方面,每月租金中位數為1,511澳門元,較2001年大幅上升88.9%。 近七成住戶擁有電腦,過半數的人口有使用電腦 住戶擁有電腦的比例由2001人口普查的44.9%增至2006中期人口統計之68.1%,超過一半的三歲及以上居住人口在參考期前3個月內曾使用電腦,較五年前的人數顯著上升多1.4倍。使用電腦的居住人口中以15 - 24歲的人數最多,佔30.4%。 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方面,有46.4%的三歲及以上居住人口在參考期前3個月內曾上網,上網原因主要是尋找資訊,其次是收發電子郵件、閱讀報章雜誌、進入聊天室交談等。 三成就業人口乘坐巴士上班,過半住戶擁有機動車輛 2006中期人口統計新增加關於就業人口離家上班時間及上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問題,當中有31.2%的就業人口於上午八時至九時離家上班,而於晚上八時至清晨七時前的時段內離家上班的佔12.5%。在上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方面,31.2%是乘搭公共汽車,27.9%是步行上班,而駕駛電單車及私家車的則分別佔21.6%及13.7%。 住戶擁有機動車方面,52.1%的住戶擁有電單車或私家車,較2001年上升7.7個百分點;當中73.5%擁有電單車,57.0%擁有私家車。氹仔擁有私家車之住戶數目,佔全澳擁有私家車住戶的25.7%。 閒暇時間的活動安排 為了解居住人口在工餘、課餘,或做家務之餘的閒暇活動安排,以及外遊情況,2006中期人口統計首次向14歲及以上非居住於院舍內人士收集有關資料;當中98.0%表示在參考期前一週曾參與娛樂消閒、使用互聯網等閒暇活動。 按性別分析,作自我進修、娛樂消閒及義務工作方面,女性的參與比例較男性高;而男性在參與體育活動及使用互聯網的比例則高於女性。 按歲組分析, 以14 - 24歲的居住人口較積極參與各類閒暇活動,主要是使用互聯網、進行體育活動等。另一方面,有44.2%的55歲及以上人口曾參與體育活動。而閒暇活動時間的中位數為一週22.7小時。 此外,有33.0%的人士在參考期前一週曾離澳外遊。 關於2006中期人口統計更詳盡的結果及資料,請瀏覽統計暨普查局網頁(http://www.dsec.gov.mo)。
…
澳門慶祝“五‧一八”國際博物館日
本澳二十一間博物館於五月一日起舉辦連串活動,慶祝“五‧一八”國際博物館日,包括免費開放日、發行紀念封、派發紀念品、展覽、專題講座、攤位遊戲及比賽等。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與世界文化遺產”,提醒全世界的博物館共同肩負保護人類遺產的責任。 十多間博物館及展示館的代表出席今(二十七日)在澳門旅遊活動中心舉行的“五‧一八”國際博物館日記者會,公佈聯館及各間博物館的慶祝活動。 全澳的博物館、紀念館及展示館於五月十八日統一豁免入場收費,部份館將提供額外免費入場時間。郵政局於當天發行“澳門國際博物館日”紀念封,在通訊博物館接待處提供加蓋服務。 今年的本地聯館主要活動有“遊博物館過三關”及“博物館全接觸DV錄像比賽”。參賽詳情請瀏覽http://macao.communications.museum/2007imd。此外,為積極向香港及廣東省市民推介澳門的多元文化及加強澳門各館和三地博物館業界的文化交流,澳門博物館組織本澳多間博物館於五月份到當地參加慶祝國際博物館日的活動。 有興趣人士可於五月份參加“遊博物館過三關”遊戲,通過蓋印過三關的參加者可於五月十八日起憑已過三關的遊戲單張於參與活動的博物館換領第三關禮物 -“澳門國際博物館日”紀念封並參加大抽獎。抽獎儀式將會在六月份舉行。獎品包括澳門世遺景點遊及廣州一天遊,參觀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 今年新增的“博物館全接觸DV錄像比賽”,以全澳博物館為主題,包括博物館外貌、館內設施及展品等,參賽作品要突出反映博物館的特色。 提供遊戲蓋印的博物館計有:土地曁自然博物館、大賽車博物館、仁慈堂博物館、典當業展示館、消防博物館、海事博物館、通訊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路氹歷史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林則徐紀念館、保安部隊博物館、茶文化館、澳門博物館、藝術博物館、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國父紀念館。 查詢聯館或各館有關的慶祝活動及相關資料,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熱線3941209, 7984181,或參考http://macao.communications.museum/2007imd網頁的中、葡、英三語提供的資料。
…
漁業發展及援助基金於四月三十日起接受貸款申請
根據第28/2007號運輸工務司司長批示,“漁業發展及援助基金” (以下簡稱“漁業基金”)自二零零七年四月三十日起開始接受申請。有意申請漁業基金貸款的人士,可於四月三十日起前往港務局大樓辦理申請手續。 “漁業基金”的目的為推動和扶助本澳漁業發展,改善近年澳門漁業持續萎縮的情況,其援助對象為: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註冊的漁船上從事漁業活動的漁民或擁有已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註冊的漁船且從事漁業活動的人。符合上述任一要件的澳門居民可按“漁業基金”規章的規定申請免息援助款項。 免息援助款項用途主要包括:1) 維修漁船;2) 維修或更換設施及設備;3) 購置更有效的捕魚器具及設備;4)安裝航海儀器以及冷藏櫃或冷藏艙;5) 購置或建造新漁船;6) 從事獲港務局許可,且旨在維持或改善申請人漁業活動的任何生產活動;7) 紓解或減輕因異常、未能預測或不可抗力的事件,尤其自然災害及疫症,又或因在休漁期停止作業而導致的漁業活動困難。 就申請“漁業基金”貸款事宜,港務局人員於本月二十日分別拜會了“澳門漁民互助會” 及 “澳門遠洋漁業發展暨船東協會”,解釋相關的申請手續,以便兩會協助屬下會員辦理申請。
…
二零零七年一月至三月就業調查結果
統計暨普查局最新一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2007年1月至3月的失業率為3.2%,維持上一期(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的水平,但較去年同期則下降0.8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為0.7%,與上一期的水平相同,而較去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 在失業人口中,約有900人正在尋找第一份工作,佔總失業人口9.2%,所佔比重較上一期上升0.8個百分點。 與上一期比較,製造業和建築業的失業情況有改善;而酒店及飲食業和批發及零售業則較上一期稍差。 在2007年1月至3月期間,勞動人口估計為29.3萬人,當中就業人口28.4萬人,失業人口約9,300人。 勞動力參與率為67.0%,較上一期下降0.1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上升2.1個百分點。
…
二零零七年五月份立法會議員接見市民時間表
立法會設有議員接待公眾服務,市民可約見當值議員,反映意見。服務時間為:逢星期一、三、五,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一時;預約電話:7967 501。 星期一 星期三 星期五 02/05/2007 馮志強 關翠杏 ( 候補 ) 04/05/2007 關翠杏 賀定一 ( 候補 ) 07/05/2007 賀定一 周錦輝 ( 候補 ) 09/05/2007 周錦輝 崔世昌 ( 候補 ) 11/05/2007 崔世昌 容永恩 ( 候補 ) 14/05/2007 容永恩 吳國昌 ( 候補 ) 16/05/2007 吳國昌 張立群 ( 候補 ) 18/05/2007 張立群 徐偉坤 ( 候補 ) 21/05/2007 徐偉坤 陳澤武 ( 候補 ) 23/05/2007 陳澤武 梁玉華 ( 候補 ) 25/05/2007 梁玉華 鄭志強 ( 候補 ) 28/05/2007 鄭志強 區錦新 ( 候補 ) 30/05/2007 區錦新 吳在權 ( 候補 ) 此外,市民亦可瀏覽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查看議員輪值時間表。 根據立法會第6/2000號決議,立法議員須按每一立法會期訂出的輪值表,順序接待已預約的公眾,並分析及處理其要求,再向立法會主席提交處理個案的摘要報告,最後立法會主席會將報告內容通知有關市民。
…
澳門衛生局與香港醫院管理局簽署合作協議
為促進港澳兩地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共同發展,及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及項目合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於2007年4月27日中午在澳門旅遊塔會展中心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親自到場主禮,並與醫管局主席胡定旭先生共同見證由澳門衛生局局長瞿國英和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先生簽署合作協議的過程。 根據有關協議,香港醫管局可為澳門衛生局的醫護人員及行政人員提供合適的延續培訓或進修機會;雙方將定期交換醫療護理及醫療輔助專業的文獻,建立病例轉介機制;雙方可透過遠程醫學系統進行會診、諮詢和個案研究活動;定期交換法定傳染病的資訊,並及時通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另外,香港醫管局可應澳門衛生局之要求對澳門衛生局的醫療衛生管理和服務以及醫院管理提出建議、提供技術援助和管理科學知識。 醫管局轄下共有七個醫院聯網合共四十多間公立醫院,擁有龐大的醫療學術體系。澳門衛生局與香港醫院管理局過往已有相當良好的合作基礎,香港的公立醫院不但接收仁伯爵綜合醫院轉介的病人,為澳門培訓醫護人員,還經常派出專家來澳授課,向澳門公共醫療系統提供最新的醫學資訊。簽署正式協議之後,有利於加強本澳醫護人員的培訓、學術交流、病人的轉介赴港治療、兩地人員互訪和資訊共用,促成港澳兩地公立醫療系統的合作制度化。 澳門衛生局副局長李展潤、鄭成業、鏡湖醫院正副院長張旭明和吳培娟、科大醫院正副院長項平和李川軍,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簽約儀式。香港方面出席簽約儀式的有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趙莉莉、中國事務處主管陳龔偉瑩、港島東醫院聯網急症科部門主管劉楚釗、總護理行政經理林崇綏、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醫院代表劉炳發、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醫院代表陳德發、中國事務處行政主任袁錦意。
…
路氹邊檢站臨時交通分流安排
為配合橫琴口岸四月三十日恢復客運通關,屆時路氹邊檢站周邊道路將實施臨時交通分流措施,以理順離境貨車及客車的通行秩序。貨車必須經海濱圓形地沿蓮花路進入邊檢站,而客車應由路氹連貫公路經蓮花圓形地轉入邊檢站。 鑒於路氹蓮花路正有大型公共工程進行中,以及考慮到橫琴口岸恢復客運通關後,路氹城區的交通流量將隨之增加,為了有效將離境車輛分流,路氹邊檢大樓鄰近道路四月三十日起將實施臨時交通管制,貨車和客車將分西、東兩側行車道進入邊檢站。貨車應取道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經西提馬路、再沿海濱圓形地左轉入蓮花路(圖中綠色路段)往邊檢站;客車則可取道路氹連貫公路、經蓮花圓形地進入蓮花路(圖中深藍色路段)往邊檢站,如需在邊檢大樓附近上落客的非離境客車,同樣可使用此路段;公共巴士的15、21、21A、25、26、26A路線亦於當日起恢復途經邊檢大樓前的巴士站。透過此項臨時交通管制將有效分流離境車輛,確保路氹邊檢大樓一帶交通運作更為暢順。 土地工務運輸局呼籲駕駛者留意路上的交通指示標誌,進入邊檢站的車輛應及早選定正確的行車道,以及遵從交通警員指揮。
…